这种民间的事情,关越也是一知半解,虽然曾经在京城呆过,也只是对那些高门大户的礼仪规矩懂得一些。官爷们出门若是需要吹吹打打,那可是不用找什么民间乐队的。在京城这种地方,随便抓一把,那都要掐住好几个官。谁家没有个专用的八抬大轿,谁家叫不出十个八个的家丁小厮,那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当官的。
阮文自告奋勇道:不就是找几个敲锣打鼓的嘛,王爷给我几两银子,一个时辰之内就回来了
苏誉愕然的看了他一眼道:你这厮又在胡言乱语了,你知道这京城的大门朝哪的吗?
阮文指了指前面不远处的城门道:这不是朝南么?
屁京城有四个门呢
阮文恍然大悟道:王爷,你这是耍赖,谁不知道京城有四个门。别的真不要说,就这事我还真知道怎么办,大同小异,京城里的姑娘也是要出嫁的若是王爷不信,小的可以立下军令状
苏誉又好笑又好气的看了他一眼道:这种事情也能和军令状扯上干系?我就怕你长的细皮嫩肉的进了城被人拐了……你看你看,这都一路了,嘴里的狗尾巴草,你咬着它干嘛,还不赶快吐出来。
这根是刚刚歇脚的时候才找到的。阮文忙解释道王爷到底还想不想进城了,赶紧给银子吧。
苏誉想想也是,不耐烦的丢给他一定银子道:快去快回,找不到也赶紧回来,我们就在前面的那个茶棚里等你
阮文笑嘻嘻的接过银子,朝他挤了挤眼道:山人自有妙计说罢一溜烟的朝城里跑去。
时下已到了夏初,太阳亮的很,晒在身上,热度立显。不过要在凉影下,却丝毫不觉得热。
茶棚下面挤满了人,一张空桌都不见,出门在外,也讲究不得许多事情,他们只得瞅了两个位置和生人拼桌而坐。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见苏誉一身贵族打扮,身边还带着一个随从,拴在一边的马都是上好的黄骠马。忙陪笑着走上来道:两位爷,来点什么?
两碗凉茶,再来一碟小菜苏誉随口道。
城外的茶棚一般设备都是简陋的很,一张原木的桌子,看上去好像并没有经过打磨一般,只是用的时间久了磨平了而已。方方正正的桌子周围除了苏誉和关越之外,还坐着两个衣着简单的苦力,看上去像是出城运货的工人。
茶棚这个地方的周围倒是绿化的极好,四周红的绿的争奇斗艳,苏誉刚要开口赞上两句,忽然一大群小厮,簇拥着两个公子打扮的主角,吵吵嚷嚷的进了茶棚。苏誉正对面的两个苦力,互相看了一眼,忙把杯中的茶水一口喝光,匆匆的便逃了开去。
都走开!都走开,这个茶棚我们公子包下了,你们的茶钱也不用给了,我们公子请了。一个横眉竖眼的家伙,吵吵嚷嚷了几句。没想到就是这么两句极不悦耳的声音,茶棚中的客人们竟都争先恐后的起身拜谢。
掌柜的也是乐得清闲,见苏誉和关越二人竟然纹丝不动。不禁皱了皱眉,脸上堆笑的行过来道:二位客官,这……您看,唐家公子要包场,您二位还是回避一下?
唐家公子?苏誉愕然的看了那两个打扮颇为讲究的俊俏书生。年龄稍小的一个大约也有十五六岁的样子,面色白皙如敷了粉一般,从上到下一袭简洁明快的书生长袍,倒不显得张扬,眉稍微微上挑,两个眼睛杏花一般,竟和方才跟着自己的阮文有几分神似,那一个嘴巴小小的,配上两腮那个恰如其分的弧度,瘦而不削,美而不艳,确有几分大家闺秀的感觉。苏誉下意识的向他胸前看去,只见微微有两个小隆起,若是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顿时心中暗自发笑:这小妞和赵宁是一个师傅教的,拌男装竟不裹胸。她身边之人,相较之下,就有几分大开大合的意思,也是一袭长衫,不过这长衫穿在他身上倒显得合适,从他那张微胖的脸上,苏誉便看得出,这个没错,是个如假包换的男人。思考了片刻,唐家便是这京城第一大户,当然除了皇家之外,怪不得那些客官都如此听话。说不得他们中还有很多是指望着唐家吃饭呢。
掌柜的见他怔怔出神,又道:这位爷,您还是回避一下吧。
关越正要气恼,苏誉一把按住了他,道:麻烦店家给那两个公子说一声,我们要在这里等个人,绝对不会打扰他们。
这……店家正在为难,那个男版公子行了过来,眉头忽的锁在一起:嘿,小子,你是外来的吧,我们唐家公子要征用你的座位,快些收拾东西能走多远走多远。
苏誉淡淡一笑,也不理他,只朝店家道:店家,再来两碗凉茶。
那公子显然是个没有积分耐性的主,被苏誉这一个忽略,闪了一下,顿时火冒三丈:你——好小子,看你也不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别给你脸不要他就像个小丑一般在苏誉面前又是恐吓又是指挥,说了半天,苏誉也不理他,拍了一把桌子道:好小子来人——
等等表哥,算了吧,今天我们是来看那个锦江王的,不要节外生枝。那女公子脆生生的声音,让苏誉听了不禁浑身一个激灵,心中赞叹:听声音便是个极品妞不行不行,她是唐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