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斡旋天下>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举荐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举荐 (二)(1 / 2)

时值初春,夜风夹着凉意吹来。苏誉就站在大帐门口,看着远去的落花渐渐消失在黑暗中。刚要回去,却听一阵爽朗笑声传来,这声音他识得,正是张千。

军师怎么还没有休息?苏誉笑着道。

张千捋着胡须道:我有一言,不知道当不当讲!

军师何时也变得这么婆婆妈妈了,有话直说便是

张千看了一眼,落花离开的方向,长叹一声道:苏大人切莫为了儿女私情耽误了大事。

苏誉一怔,心道这老头还干涉我的私生活?!军师还是进来坐吧,我正好也有一事与你商量。说罢径自行入帐中,对张千所言,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张千淡淡一笑,随着他行入了大帐。

待二人分主宾坐下,苏誉亲自给他斟了一杯茶,方才开口道:关于普陀县的事情,我方才回想了一下,觉得这事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张千惊喜的看了苏誉一眼道:哦?苏大人且说来听听。

我觉得有三处比较可疑之处。首先,我观那罗寅,浑身瘦削,形容矍铄。若真是贪赃枉法之人,绝对不是这副样子。当然,很有可能他是个绝种的产品也有肯能。其次,我之前和他有过接触,虽然不能说是状元之才,但是罗寅绝对算得上才高八斗,而且从言谈举止上来看,又是个精于吏道之人,为何能在普陀县这个地方做了七八年的知县而不能提拔?第三,街市上的商业繁荣,若是苛捐杂税严重的话,小摊小贩也不可能如此之多,由此说明他们所要缴纳的税银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老人家又说他们要征收粮食,连掠走他孙女之后,竟没有说让他拿银子赎人,而是拿粮食赎人。不收银而收粮,真是一大怪事!苏誉抿了口茶,自己捋了一遍之后,更觉得事情不正常。

张千微笑着点点头道:苏大人有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真是让老朽有些惊讶啊。至于前两条我也没有注意到,不过第三条,大肆征收粮食的问题,我倒是考虑到了。天下纷乱之时,往往会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我怀疑这些粮食和军粮有关。

苏誉心中一惊,军粮!?提起这两个字眼,他忽的想起杨家这个低调的家族来,难道此事真的与杨家有关?四大家族中如今除了杨家和自己还算井水不犯河水,其他几家一惊得罪的七七八八了。更可怕的是唐家程家和陆家都是在明处,自己躲在暗处算计。唯独杨家一直躲在暗处,难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想到这种可能,不禁浑身冒冷汗。

军师,你可知道金陵杨家?苏誉忽的问道。

张千一愣,摇头苦笑:苏大人真是好猜度,一语即中。我觉得此事,十有**和杨家有关。当然还有一种可能。

哦?什么?

张千却笑着摆手道:这事不提也罢,到了合适的时候,我不说你也会知道的。说罢低头抿了口茶,转移话题道:前些日子,我拖秦管事有了最新战报一定先给我留一份。今日那送信的军士回来后,就给我带了一份晨报过来。大人你且看看。

苏誉急忙接过报纸,打开看了一会,脸色数变,待到将战报部分读完,眉头紧紧的锁在一起:这战报……军师?

说实话,我也有些吃惊,但是不得不说,大秦的士兵战斗力要比金兵和西夏兵马弱上许多。就连西南大理恐怕也是不如。皇上也是迫不得已,如今金军占了河北,河东,山东全境,江苏也危在旦夕。这些地方相比兰州府要富庶许多,皇上这是要弃车保帅。之所以将武王调往河西,是为了把有限的兵力,投入到最有价值的地区。西夏占了兰州,大辽占了巴蜀,西南大理也跃跃欲试想来分一杯羹,难道大秦如今真是一块任人宰割的肥肉了么?

他行到大帐门前,望着无垠的野口,负手而立,话中夹杂着无限的悲凉之意。想当初张千为大秦守疆之时,何等强盛!大秦铁蹄所到之处,金军西夏大辽,甚至远在河套以北几百里外的以好战著称的羌胡都为之侧目。忍不住摇头道:大厦将倾,无人能扶……

苏誉默然不语,见他面色泛白,一脸的感伤,担心他出事,忙安慰道:军师莫急,异族入侵哪朝哪代都曾有过,而且还有胡人打入中原腹地的记载,试问汉人何时低过头?中华何时沦落过?若照我说,此为天劫,必有解救之法,而且坚信必有能人出现,解救这场浩劫。他这话说的自己都觉得有点假,为了安慰军师,什么劫数,什么狭隘民族理论都搬了出来。没想到却出了奇效。

张千忽的转身,目露精光的看着苏誉,旋即猛的抓住他的肩膀道:哈哈……说的好!必有解救之法,苏大人有此眼光,真让张某拜服了。说罢长揖到地。苏誉忙扶起他道:军师何故如此,快快起来!

张千却坚持拜下,带起身后才道:正如苏大人所说,张某相信,这个人除了苏大人之外,别无他选。

苏誉愕然.

……………………

大秦皇宫,文成殿之上

文臣武将跪了一地,皇上怒容满面的在龙椅前面,踱来踱去。指着他们道:你们这群饭桶!吃着大秦的俸禄,一个个的倒是说话呀!

文成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