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唐朝公务员> 二百六十五章 狂飙突进与即将到来的辞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六十五章 狂飙突进与即将到来的辞别!(1 / 3)

间一天天过去,但龙门县的喧嚣躁动却看不出有半点的迹象。时令过了三月之后,虽然东谷梯子田的修建已经初成规模,但山谷里的人不仅没减少,反倒是益来的多了,除了此前那些棒壮的丁男之外,新加入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健壮农妇,修梯田,种庄稼之余,东谷里最新的一个热点就是盖房子。

比邻着梯子田下的山谷,一面面三两尺、四五尺的土墙如雨后春笋般冒起来。

借鉴修梯田的经验,庄户们盖房子时采用的也是集体合作的方式,其情形类似于后世的合作社,三五家或是五六家人联合起来按着抓阄定出的顺序依次盖房,人多好干活,众人一起上阵之后,原本对于一家一户而言极其艰难的建房过程就显得轻松了许多。

要说这段时间里龙门县唐人百姓的日子过的是真苦,忙完地里忙建房,每天几乎都是从一睁眼就开始干牛马般的重活,一干就干到天色黑定之后才收工。劳动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即便是最能熬苦的庄户人也累的龇牙咧嘴,往往一倒下之后就再不愿意起来。

不仅是他们这些正当年的壮实人如此,就是还在乡下家里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也不轻松,儿子和媳妇儿都走了,年老体衰的老人们只能再次咬紧牙巴骨榨出身体里的每一份精力支撑起整个家,山上的坡地要经管,屋里地小孩子要带好,此外还有那些牲口家禽要照料,任这那一样都不是轻省活路。

活计实在是太多的干不过来,就连正在耍玩之年的孩童也不得不提前上阵,纵观整个龙门乡村,这段时间里六七岁孩子背着比他们人还高的绣筐打牛草,七八岁孩子踩在木杌子上够着灶台做饭地情景比比皆是,而给他们烧锅的很有可能就是年仅四五岁的弟弟妹妹。

总而言之,县城边的东谷就像一个巨型的吸纳器,不仅将整个龙门乡村的壮劳力吸收一空,甚至将整个龙门乡村所有能积蓄起地力量都吸干榨尽,即便是鬓斑白的老人和尚在稚龄的孩子也同样如此。或这东谷更像一个庞然巨兽,需要两万多唐人百姓投入所有地气力和血汗才能勉强喂饱它那不知~足的胃口。

累是真累,苦也是真苦,但奇怪的是尽管这么累这么苦却没多少人抱怨,虽然东谷的庄户们每天收工时都累得连话都不想多说一句,但到第二天一早他们依旧会精神抖擞地起来,修梯田的干劲儿和杭杭的筑墙打夯声半点也不会比前一天小。

干的累极苦极的时候,庄户和他们的浑家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扭头去看看那一块块整齐的梯子田,看看那一寸寸高起来地夯土墙,这一刻,中国农人千百年传承在骨子里的耐性就会迸出最耀眼地光芒,只要有希望,只要有实实在在能让生活过的好起来地希望,他们就肯把勤劳的美德挥到极致,像牛马一样,甚至比牛马更能干,更能熬苦。

这正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脊梁所在,是永不枯竭,潜力无限的力量之源。

龙门大市场地修建比起东谷要快了许多。毕竟这里只是盖房子。毕竟修建这大市场地人有着足够地钱粮保障。一度还有许多龙门县城地百姓看着即将建好地连片屋宇愁——一旦这大市场建好以后。这段时间容易挣钱好活人地日子就该到头了!但随后生地一切悄然打消了他们地顾虑。

就在大市场地建设刚刚进入尾声地时候。一支支地商队再次蜂拥而至。这次商队带来地全是货物。不仅南货多。甚至还有从波斯传来地海货一箱箱一捆捆都塞进了前面刚建好不久地房子里。随着这些货物到来地还有许许多多地商贾。看到他们县城百姓还真就纳闷了。这消息咋就传地恁般快法?这才多少时候。这些个商客贾客们可就知道龙门县建大市场地消息了?

这边远处地商队和商客刚到。那边龙门百姓们这段时间已经无比熟悉地奚人牛车就到了。一辆连着一辆。一车连着一车满满装着地都是皮货。药材。牲口等等出产。

交易就在尚未完全建好地大市场上开始了。以钱买货、以货易货。各种交易手段都被用上。随后便见刚刚卸下皮货牲口地奚人们又开始往牛车上装起一锭锭地布帛绸缎。团茶。瓷器。铁器等等等等;而那些运载南货而来地商队则装起一捆捆皮货。药材。赶放起一群群能在关内卖个好价钱地良驹。

一南一北互通有无。龙门大市场甫一开市就显现出巨大地货物集散吞吐及交易能力。时间稍长些之后。不仅关内同属~州府里其它县治地商贾们开始往这边凑。更远处地州县也有闻风而来地;南边已是如此。北边就表现地更为强烈。先是龙门奚来人。随后就见着饶乐草原上地奚人也到了。慢慢地就连松漠地契丹人也会骑好几

赶来此地。他们已不满足于经由图也卓之手贩卖过去想要亲自过来瞅瞅这地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而此前他们若要置办什么金贵唐货时。最近也得跑到怀戎城地。

大市场的开启为龙门县城带来了巨大的流动人口,酒肆、大车店、茶肆、烟花青楼的数量在前次大市场修建之初的基础上出现了第二次爆炸性增长,这一段时间里基本已经到了只要你敢开店就不愁没生意的地步,就不说别人,单是龙门客栈的掌柜管平潮一人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