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过后调回京城?对于张亮会说到这事唐成一点心理有,由不得微微愣了一下,手中端着的茶盏就此停在了嘴边。
张亮静静的看着唐成,等他的答复。
沉吟中唐成凑过茶盏小口的呷饮起来,一直到将一盏茶喝完也没说话,张亮也不急,只是静静的等着。
终于喝完了最后一口茶水,唐成放下茶盏看着张亮浅浅一笑道:明之怎么会说到这个?难倒现在的皇城吏部不在太平的掌控之中了?六品以下官员的升迁调转无论如何绕不过吏部的。
户部管钱粮,吏部管乌纱,这样的地方公主怎么舍得放手?,张亮再次提过茶瓯帮唐成续添茶水,茶水汨汨声中声音不断道:不过近来朝局有了些变化,家兄及张道济等人虽调不回来,无缺你一个八品官当无问题。
唐成顺手将张亮的茶盏也拿过来放在茶瓯下,嗯,什么变化,愿闻其详。
太平自武后朝便开始经营实力,历前朝直至如今,势力之大已无需多言。当今政事堂中七位宰执五出其门,殿下根基太浅实难与之抗衡,从无缺你被逼出京到现在,太平上依仗天子信任,下把持吏部,将殿下的心腹亲信或放或流,张道济,家兄,概而言之,当日宫变前无缺在相王府中所见诸人现在基本都已被逐出京城。
先去枝叶再取主干,太平好手段,张亮所说的情况唐成在后世的历史书中见过,是以对太平施展的这手段并不意外,那殿下又是如何因应?。
殿下虽有太子名份,但一日不登大位便无实权,虽则皇城各部寺监事务皆能过问却又什么都管不了,情势如此便只能暂时收缩做好两件事,一则说服陛下将万骑及飞骑军权交给了二王爷和三王爷;二则勤于联络王族宗亲以固东宫之位。至于家兄等人被放流之事实无力兼顾。
唐成听完忍不住赞了一句,实力不济之下硬拼不为智所取,壮士断腕,该退让的就当退的果断,但该坚持的则一步不退,殿下英明,做得好!只要把军权和名份牢握手中,纵然太平一党气焰滔天,殿下依旧坚若磐石,靠一帮子文官虽然能起势,却是变不了天的。
无缺说得好。张亮笑着点了点头。殿下虽在朝堂上节节败退。但任太平几度施展亦不曾动摇东宫大位。飞骑万骑亦是以东宫马是瞻。
嗯。唐成哈哈一笑。看来情势倒不算太坏。明之你刚才所说地朝局变化又是什么?。
兵法有云。柔不可守。守不可久。否则长而久之之下难免宗室及军中不生变化。殿下早已有意反击。但一直不得机会。说到这里时。张亮嘿嘿一笑道:然则托天之幸。近日以来陛下倦政之意越来越明显。宫中数度传出陛下有退位太上皇之意地消息。
当今天子李旦实在是古今帝王中地异类。心性恬淡天下知名。实实在在没多少皇帝瘾。当年就曾经将帝位让给哥哥中宗李显。现在看来他又嫌累不想干了。而历史中他也正是这么做地。诛杀韦后登基称制还不到两年就把帝位禅让给了儿子李隆基。自己则退位太上皇安享清闲去了。现在看来。一切都还在按着历史既有地轨迹去走。
历史是政治、经济、军事及世间万物地综合体。其运行起来地惯性之大更胜于于海啸山崩。个人面对这样地天地巨力或许能够逃生。甚至还能顺势做些什么。但若一心想着阻挡或是使其改流。虽然并非绝无可能。却也千难万难。
即便对于穿越来说也同样如此!穿越回去消灭一个历史人物或许容易。但只要产生某类历史事件地历史土壤还在。死了这一个总会有另一个顶上来。只治标不治本永远都不是解决问题地根本办法。
即便早已知道此事,唐成在听到张亮这话后还是一脸惊喜的猛然站了起来,明之,这消息可靠吗?。
高力士亲自从内宫传出的信儿,当无问题,张亮见素来沉稳地唐成也被自己这消息震成这样,当即哈哈大笑起来,无缺你可知陛下这些日子最常做的事情是什么?。
别卖关子,快说。
宴饮,张亮笑容不减的继续道:近日以来内宫之中宴饮不断,每次陛下都会召殿下及太平与宴,以无缺之聪慧可看出陛下的心意何在?。
陛下是想借此机会弥缝殿下与太平的紧张关系?。
张亮闻言赞许的一笑,无缺见地明白,圣天子宅心仁厚最重亲情,实不愿见胞妹与亲子如此剑拔弩张,但在这个时候如此密集安排宴饮,陛下心意已可窥端倪。
唐成缓缓点了点头,明之是说陛下虽有倦政禅位之意,却又担心一旦避位则殿下与太平难免兵戎相见,是以刻意居中为二人缓和关系?。
正是。所以近段时间以来的朝堂实可谓是难得地平静,谁也不敢冒然挑起争斗扫了天子脸面,太平虽然不甘也不得不在这个时候有所收敛,但这样的平静到底能保持多长时候谁也说不准,下次再爆时必然愈惨烈。殿下未雨绸缪,正是想趁这段难得地平静时间积蓄些力量,以为下次风暴之准备,张亮说完,拍了拍唐成的肩膀道:有圣天子在上面压着,这段时间太平不敢做地太过分。无缺,此正是你回京良机,错过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