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一口气跑到距离最近的第一级梯田,站在石头垒成))7静静的看着这块半月型的田土。/
多平整的田哪!有外面砌着的石头坝子挡着,就是下再大的雨也冲不走田里的土了,坡地最怕的就是大雨,一场大雨下来地里就要薄上一层,雨水不仅冲走了土也带走了肥,饶是庄户人怎么精心务弄,坡地的瘠薄与地力的瘦弱是无法从根本上加以改变的,人还能抗得过天老爷?
静静的看了一会儿后李农蹲身下来,也不顾地里的土早已冻的冰凉,双手搓弄着插进了平田里,这土显然是新移过来的,近来天又没下雨,所以梯田里松乎乎的,一手下去能伸进去老深,在这么软乎的地里种庄稼,苗子得长多快?使劲将手里的土搓弄了几把后,李农两只手就开始刨弄起来,又挖又扒了好一会儿,直到翻出一个小臂深的土坑后才停手。
看看坝子就知道了,这田怎么算也有一牛腿深,这么厚的田,能蓄多少雨水多少肥?要是再垫上一层场院里铲出的浮土,庄稼苗子非得长疯了不可,在李农身边蹲下来的是另一个跟上来的老农,这老农像李农刚才做过的一样伸手在地里捻弄着,老哥,这是好地,正儿八经的上等好地。
好地,是好地……,双手习惯性的将梯田里的一块团土捏碎后再撒回去,低声答应了一句的李农莫名就觉得眼眶眶里有些泛酸。
此时,唐成也陪着贾都尉走到了梯田边,看了看满脸兴奋蹲在田边的那些农户后,他脸上的笑容益生动起来,都尉大人要是对这梯田也不满意,那本县可就实在是没办法了。
都说人力有时而穷,但眼前这一面坡的整齐梯田却是人力胜天的显证,面对这从不曾见过的物事,贾都尉或许是刚才太过震惊以至于没听清唐成的话,此时将目光从上面几级的梯田上收回来后猛然问道:水怎么办?。
我昨天问过这些老农,龙门县其实并不缺雨水。此外本县山多水也多,凡靠近河流溪流的坡地皆可架设高转筒车引水上山以解旱时之需,唐成伸手指了指那些木匠后胸有成竹的继续道:若有不近水源的也好办,在山坡地势较高处开挖塘就是,这塘尽可以挖的大些将小股山泉及平日的雨水蓄积其中,待天旱时开闸以沟渠灌溉下面的梯田就是,水大水小皆可调节,倒比一味将田亩收成寄托于天强的多了。
唐成这话恰被距离他们不远的几个老农听到了,当下就有一人忍不住兴奋的高声赞道:县令大人想的周全。
地是好地,就是收拾起来太费力。
都尉大人若是能多想想后面的收益,那前面的辛劳也就算不得什么了,毕竟辛劳只是一时,受益却是十年数十年,对贾都尉这句话唐成不过是一笑而已,再则修筑梯田还有一宗大好处,建坝子用的石头皆是就近取自山中不需什么额外花费,唯一用的多的就是人力,但这一点对于天成军来说又有什么难的?锁阳关前无战事,军士们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来此给他们即将到来的家人修修梯田,如此既算是置办了产业,亦是对军士们最好的训练,一举两得之事都尉大人还不乐意?。
闻言。贾都尉地眉头猛然一跳。你地意思是……现在就可以开始?。
冬春之际正是整修田亩最好地时间。还有什么好等地?。唐成哈哈一笑。天成军两万余家属长途迁徙岂是容易地。从动身到抵达龙门县没有近半年地时间根本来不了。若是都尉手下地军士们手脚利索些干劲再足些。等他们家人到地时候三亩梯田是能修起来地。算算时间岂不正好赶上明年地秋种?。
嗯。说得好。再次将梯田从上到下看了一遍后。同样哈哈笑了起来地贾都尉转过身来一拍唐成地肩背。好。唐县令果然守信。没让本都尉失望。天成军地根儿就算扎到龙门县了。劳烦唐大人尽快把安置本军家属地地方划出来。最多半月之后。本军第一批来修田地儿郎便能动身。
此事好说。本县定不会亏待了贵军家属。地不仅划地好而且一定划地大。只要天成军士兵们能干。那在龙门县拥有地田亩数量至少也是他们关中老家地两倍以上。如此。都尉大人可还满意。
这时代里不管对于谁来说土地都是最大也是最让人放心地财富。天成军家属为什么要千里迁徙。除了家人团聚地因素之外。更重要地就是因为关中人多地少。朝廷授田不足地情况下这些家属生活实在艰难。唐成给出地这个承诺可谓是最对天成军地胃口。听地贾子兴脸上笑容大盛。抬手又是一巴掌拍在了唐成肩膀上。这时节什么大人。明府这样地官样称呼也不要了
没信错你。老弟够意思!。
好说好说,唐成闻言嘿嘿一笑,龙门县够意思,那贵军总不能忍心亏了本县吧?。
就此一句,贾子兴拍在唐成肩膀上的手唰的一下收了回去,脸上的开怀大笑也没了,两眼警惕的瞅着唐成,唐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说实话这也不怪贾子兴反应过度,实在是经过上次白阳镇的谈判之后,唐成不肯吃亏的印象在他心里烙印太深,是以一听见这样的话头就由不得的犯紧张。
天成军那么多家属要来,地又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