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重振大唐> 第一百五十五章 细析真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五章 细析真相(2 / 2)

宴如常进行,而圣上之所以主动让殿下坐于左席,而不是右席,恐怕也是先到的虢国夫人的恳求所致,她是惟恐殿下原先理应坐的右边席面上,下有剧毒!及致忠王父子设词敬酒之时,虢国夫人更是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就已经算是注定了!李泌的一席话毕,不禁深深地出一声叹息,郭子仪和岑参也随着出一声轻叹。我知道,他们是为了虢国夫人的选择而叹。而李泌推理之言,以情理而度,确实可以成立,我对李泌的推理当即就相信了八、九分,心中对杨国忠、忠王父子暗恨之余,对杨妍更是愧疚怜惜。

我极力地按捺住纷乱的心绪,尽力地想了一下,倒捕捉到其中的三个疑点,当下我问道:那么,忠王父子与杨国忠他们为什么要选择当着众人之面下毒呢?杨国忠为什么要自己亲自出面,敬本太孙以毒酒呢?这不是使自己的嫌疑更大了吗?仔细思想,我提出的这三点疑问确实是很重要的地方,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李泌的整个推理就不能成立。

李泌沉吟了一下答道:他们之所以选择在大庭广众之下的宫宴上下毒,以臣忖量,原因有三!一则,他们认为,殿下在经过宝寿寺的中毒事件和来庭坊的截击事件以后,在平时的衣食住行方面,殿下一定有稳妥而又较为严密的防范措施,要想在平日行刺或者下毒,恐怕成功的机率很是渺茫,只有在宫宴之上,成功的可能性才大些;二则,他们必定有完全可以嫁祸或者替罪的人,以消除自己的嫌疑,这一点,殿下倒可以拭目以待;三则,这铤而走险的勾当,最危险的地方也许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也最容易让人把这个事件复杂化,在有人替罪的情况下,更容易消除自己的嫌疑!李泌回答完我第一个疑问,却不禁感叹道:这个计划虽有一丝险悬之处,但凡是谋刺的事情,哪能没有风险?就成功后的回报而言,这一点点风险又何足道哉?而且以目下的情况来论,这绝对是最高明的谋刺方法,就是让臣筹划!也没有比这更让人疏于防范的了,如非虢国夫人出现,殿下如今危矣!现在思之,臣犹冷汗淋然!依臣想来,忠王和杨国忠的才智绝不会思虑至此,一定是广平王李豫所设的计谋!此人笑于面而诡于谋,城府颇深,殿下日后当慎谨待之!

听至于此,郭子仪忍不住催问道:那么,杨国忠为什么要自己亲自出面,敬殿下以毒酒呢?这不是使自己的嫌疑更大了吗?岑参却出言道:听长源娓娓道来,我倒更明白了!这个问题我可以解释:杨国忠自殿下回返长安以来,言谈行止紧紧向殿下靠拢,而殿下与之也颇为亲善,不知内情如我等者,谁也不会想到甚为相得的君臣,竟然会反脸相向!况且,杨国忠乃是杨贵妃的堂兄,杨贵妃与殿上的渊缘人皆尽知;而且,以常理而论,真正的幕后黑手岂会自曝本相,自增嫌疑地亲自处在大庭广众之下?敬毒酒的人,只能是被人利用的不知情者而已,任圣上怎么猜度!也难以怀疑到他的身上!是吗?长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