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在海上,方便随时跑路。
“真是怀念那一段刀口舔血,漂泊不定的ri子啊。”
和一众兄弟们出生入死一起打拼的往事,仿佛变得很遥远了。
“热烈欢迎武王陛下!”
巨大的横幅,夹道欢迎的人群,和某朝领导视察的架势差不了多少。讲排场讲气派人浮于事的陋习真是积重难返呐,动不动就是人山人海,这就是中国特se?
浅水湾科技园虽然还没有完工,还有一些实验室没有建成,但大部分专家别墅都已经有主了,各个研究项目各种人才人员数以千计,这样的人才储备以及业务水准,已经超越了现时代绝大部分的大学。
早在浅水湾基建工程开始之时,周晓峰就让旗昌洋行、怡和洋行等合作方帮他满世界贴启示,招人才,招工人。
这几个月,有不少欧洲美洲等地过来碰运气的各方面人才前来投奔,然后量才取录。邹伯奇、龚振麟、丁拱辰和徐寿等人也通过内地的关系招收了大量学徒。这些专业半专业的人才,搭起了光学、电学、军工、机械、化工等门类研究项目的架子。
而科技园聘用的专家还担负着为香港大学堂的学子传道授业的责任,象龚振麟等人都担任了各学院山长,通过他们的观察,一些出众的人才将会被推荐给周晓峰,再输送到南洋和昌江工业区,进行新技术的研究。
这是一个层层筛选的过程。
“大家都忙去吧,你们看,本王也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和你们一样。”
该给的待遇给足,出了成功充分奖励,平时做好了,用不着到了年节才由领导亲自上门送米送棉被慰问这种象表演多过办实事那一套虚文。
龚振麟这些人曾经有满清的功名,一些旧习气一时也改不掉,周晓峰也没表示出不满情绪,不过他的行事作风,也让这些下属慢慢转变。
chun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式的改进,其实要好过看似雷厉风行,实则最后不过是一阵疯的折腾。
走马沿着园区看了一圈,周晓峰只是给主事的龚振麟等人留下两个字的评语。
“不错!”
.....
“雨打黄梅头,四十五ri无ri头”。
四月底,已是梅雨季节,连riyin沉,霏霏细雨连绵不断。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消息辗转传到了东方,俄土两个欧洲大国正式开战,列强各国都在关注着战局,远东的殖民地冲突倒没有多少人注意了。
其时,疯狂的沙皇尼古拉一世还下达了侵占库页岛的命令,在他的心目中,这甚至算不上是一场战争。
而这个时候,周晓峰已经离开了香港,北上进入珠江口。
此时的广州,正是乌云压城,风雨yu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