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残寇> 第二百二十章 重炮时代 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章 重炮时代 五(2 / 3)

除非是,克虏伯出品。

“据说,这种火炮采用了一种新发明的造炮技术.....”

勾起了客人的胃口,周晓峰适时住口。新技术无论对于那个技术狂人来说,都是无与伦比的诱惑。果然,克虏伯的表情显示出这位ri耳曼人已经失去了镇静。

在这个时代,各种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克虏伯的枪炮研究也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技术细节在摸索中。其他研究者的成果,对他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国王殿下,不知道您的消息源自哪里,我希望今天能够从您这里了解到其中的详情,请殿下为我答疑解惑。”

克虏伯起身向主人深深鞠了一躬,一个骄傲的技术派,对于比他的成就更厉害的发明,如果不能探究明白,简直会让他吃不下,睡不着。

“好吧,就我了解的部分,阿姆斯特朗先生的发明其优胜之处,也就是炮身和炮弹形制的改进....”

.....要说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最先出名的火炮,并不是克虏伯工厂的产品,而是英国的阿姆斯特朗爵士和军方合作的成果。

阿姆斯特朗炮是一种大型线膛炮,在1855年由英国首先发明出来,设计者是威廉姆.阿姆斯特朗爵士。在这个时候,这种大炮自然还是一个秘密,周晓峰也不怕克虏伯去打探,对方还在研制阶段,又是和英**方皇家军备局合作开发的项目,想必以他的微弱实力也打探不到任何消息。

重达百吨的阿姆斯特朗炮是前装炮的技术自然极限,也是一个时代的霸主。

其最具影响的发明是阿姆斯特朗压缩式炮管,所谓压缩式炮管是一种火炮炮管内膛的设计方法。即从炮膛开始相当距离的炮管内径都是平行的,接下来大幅缩小造成所谓的压缩,最后将内径压缩至最终口径相同的平行内径炮管中。在阿姆斯特朗炮上的设计是,身管内径后部的6英尺左右的炮管内径比起前面的内径明显小。

阿姆斯特朗火炮的炮身使用铸铁制造,其多层复合炮身比整体铸造式炮身来说其重量大大减轻。因此,该炮xing能远比同时代其他种类火炮优秀。

新式的复合多层炮身。其中压力较大的部分使用嵌入铁环的方法来加固,炮身铁环用以应对膛压,提高火炮的安全系数。因为铁环可以热*胀冷缩(这也犯禁,无语啊),热*胀时可以分摊膛压的扩张,冷缩时可以抑制火炮的膛内应力。

该炮所用炮弹的作用原理和米涅弹非常类似,在炮弹上涂上一层软铅。这样就可以让炮弹有效噬合膛线并旋转。由于是后装炮,所以没有前装炮那种需要降低炮身然后要人跑到前面去装弹的问题。弹药装填时间大大缩短。

当装填完毕发she时,6英尺的小内径可以磨掉炮弹上的铅涂层。这样,当炮弹开始旋转着进入炮管的时候,其直径就可以和火炮口径相符。这个设计增强了密闭xing,减少了膛内气体泄露,大大增加了弹道稳定xing,也提高了she程。

“.....一百一十磅一百八十毫米口径阿姆斯特朗炮重约四吨,炮弹初速秒速约四百码,其他的,就不太清楚了。”

随口说出了一些参数,基本就是露底了,再多说,那就要招致怀疑了。

人家的东西还没有出来,你如何就能了解得如此详尽?

周晓峰也就是给克虏伯一个参考,让他吸收别人的优点,以他自己都能研制出一代*器的本事,触类旁通之后,想必完善克虏伯火炮的制造工艺进程能够大大缩短。

他又不是武器专家,更无法提供比如垂直式锁栓、螺旋式火炮尾栓、火炮俯仰轴、转轴枢杆之类的设计图纸来。

至于阿姆斯特朗火炮的缺点,他同样没法说出个一二三四出来,否则,那不是太可疑了吗?

要知道,阿姆斯特朗火炮经过数年研制之后,到了1855年才被英军正式采用,两年之后的事,还是不要提前置评的好。

而且,这一系列火炮的成功,那也是经历了数十年的坎坷的。从五十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第一款成品之后,阿姆斯特朗爵士又花了几年时间完善设计,并成功的设计出了口径更粗的版本,新版本最终成为实战用阿姆斯特朗炮。

六十年代下水的铁甲舰勇士号上装备了十余门阿姆斯特朗火炮,随后英军舰队逐渐增加这种火炮的装备量。

后来,因为在战斗中阿姆斯特朗炮屡出问题,膛炮卡壳,尾栓和锁栓破裂,各种事故引起了英军内部对这种火炮可靠xing的怀疑,英国zhengfu随后决定停止制造阿姆斯特朗后装炮。

因为前装炮技术相对成熟,可靠xing好而且便宜,所以国防委员会认为前装炮更适合战场的需求,从而建议zhengfu采用前装炮。

由于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七十年代起,英军开始撤装后装炮,以前装炮代替。

直到数十年后的十九世纪末期,英军战舰征服者号装备了十二英寸阿姆斯特朗后装炮,后装火炮才彻底成为时代的主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