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残寇> 第四十一章 归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一章 归心(1 / 2)

外传——

《国史.宣祖本纪》:

“大楚宣祖文皇帝,本姓朱,讳凤林,行文。大明太祖高皇帝朱氏讳元璋后裔,故湘献王元祖烈皇帝朱氏讳柏之遗脉也。”

“始祖懿皇帝开远公为烈皇遗子,为避建文之难,改朱为周姓,始居湘中熊耳山九龙峰下。传二十四代至宣祖凤林公,二十五代至仁祖义皇帝讳真陶公。其二十六代孙,即中华大楚帝国太祖开天启运兴汉建元弘宪宣化泰仁至德圣明神武高皇帝周武讳晓峰者。”

“凤林公少聪慧,文才冠于乡里,好技击,xing情豪爽,长者称其有烈皇之风。宣祖乃有志于匡扶社稷,继承烈皇衣钵,申大义于天下。”

“及年长...乃襄助蔡牵公反清,奉明正朔,建元‘光明’,祭告天地,散札设官,自称‘镇海威武王’...拜宣祖为博士...威武王既败,宣祖遂摆舟西去,建工坊,集工匠,穷搜西洋方术,取各家之长,历时数十载,终于大成。”

“何乃苍天不佑...误降神雷...宣祖仁祖乃半道崩殂,一世积蓄,化为齑粉,所造神器,十不余一...其械曰赛电枪,曰连珠炮,曰震天雷,曰大力神...威力盖世无匹,诚为军国利器,其效如神。”

“...”

“太祖曾言:无先祖先考父,则无大楚。”

“信哉,斯言!”

******

壮哉,大明!

悲哉,湘王!

大明之壮烈,乃是因为汉人受过了蒙元百数十年屈辱,沦为四等民,不奋起,则居无其所,死无其地。骨子里渗透了仇恨与热血,是以脊梁刚硬,绝不屈服,亦不妥协。

湘王柏虽然不yu造侄子建文帝的反,却也不愿含冤受辱,乃举火**,以证明自己的忠诚。他临死依然披甲乘马,高呼杀敌,拒不奉召,那是何等的傲气与傲骨?

而周晓峰祖上几百年传下来的,就是这样一股傲气。所以俊叔曾经对他说过:“你小子不是做正行生意的料。”

此话正中!

现在的周晓峰,经历了江湖之险,堪破了生死之痛,文有数千年积累下来的见识,武有天雷炼体之后九牛二虎之力,身手过人,心如坚石,钢筋铁骨。见闻广博,智虑深远,允文允武,而xing情之烈堪比先祖湘王朱柏,其有过之而无不及。

“骄傲,本来就是炎黄子孙应有的风骨,从几何时,我们开始做起了奴隶,变得卑躬屈膝,奴颜媚骨了?”

“是满清!”

“就是这些东胡野人和它们的走狗余孽,还有那些无耻的鼓吹者!”

“是他们的野蛮与愚昧,遗毒三百余年,让神州从此沉沦,不再雄起。”

...

“王上,王上!”

见周晓峰陷入了沉思,黄世仁等待半晌,终于还是出言提醒他。他秀才公,可是第一个从龙的读书人,怎么能不担负起襄助君王之责呢?

“哦,sao瑞!走神了。”

周晓峰从神游中恢复过来,冒出一句西洋话。对此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毕竟是在西洋长大的,而他也继续他的讲演:

“伪清康熙年间,吾周氏族人襄助朱六非起事,之后又有朱一贵起义;乾隆年间,发动湘、黔苗民起义;嘉庆间,参与蔡牵起事;道光时,更有赵金龙、兰正樽、曾如炷、杨大鹏、王宗献、雷再浩、李沅发等人相继起义湖南,贵州。历次反清起义,都有周氏一族的大力支持,周氏亲族百余年来死难者数以千计,然而始终不改初衷,何其壮哉!”

“湘中六大族,乃是周(朱)、冯、李、陈、刘、王。五家都是湘王家将忠仆后人,而与这六族关系密切的还有十大亲族,为张、杨、赵、范,彭,黄,罗,田,樊,夏。”

“大熊山周边柏树坡,跑马滩,桃子坑,老屋场,刘庄,新庄,王家湾,杨梅山,赵家坪,黄泥塘,十字铺,田家垣,樊家洞,夏家冲等地,计有良田万顷,人丁数十万,可谓湖湘望族。”

周晓峰如此鼓动唇舌,一方面是为了安部下之心,一方面是激励起他们的雄心:

“前途是光明的,事业是远大的,实力是强大的,敌人是虚弱不堪的,跟着老子干,保准前程无忧!”

“既然上了船,那就更卖力一点,再卖力一点,把命都卖给我吧。”

...

“世子,大事谐矣!”

黎叔喜不自胜,本来以为招了一个不知道来历的女婿,只是为了化解两族矛盾,把受了许多风言风语的两个女儿安置了,却没想到竟然是这样意外的结果。

“我岂不是真成了皇亲国戚?”

黎明等人也是为之前的决定大赞自己英明,庆幸找对了首领。在这乱世,正是英雄辈出的时候,押对了宝,以后得了天下,自己可就是开国功臣了,怎不让他们热血沸腾呢?

“五百年王族,人丁兴旺,知交遍天下。大旗一举,必然能令远近望风景从。加上南洋兴义师,雄兵百万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