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当正午,杨宗志和柯若红骑马,顺着山涧小道向下而去,小道两边的积雪,被艳丽的阳光照射久了,渐渐消融化为溪水,冬去春来,山坳下开满了鲜艳的花骨朵和嫩芽,远远瞧上去,花花绿绿的,一派烂漫之色。
骑马下了沟谷,顺着羊肠小道而行,路边不时有忙作的耕农走过来,脚下裹满了泥土,窄窄的小道旁便是万里农田,一年之计在于春,农夫们繁忙劳作,盼望着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这里是幽州城外偏僻的乡下,少受战乱侵扰,而且据说有不少逃难到南方去的子民们,听说北郡战事停了,联军大胜,又开始依次往北赶来,回到家园,比起外面万事都好,只要不打仗的话,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
杨宗志和柯若红坐在马背上,低头看着朴素的农夫耕作,到最后干脆从马背上跳下来,携手走在田间小道上,泥土清香的气息涌入鼻中,柯若红在前面领路,穿过几十个阡陌,来到一个宽阔的门庭前站下。
柯若红低头忙着打整打整自己的衣裙,杨宗志却是若有所思的盯着门庭瞧,只看外面的话,门上虽无匾额,但这院子的围墙甚高,比起一般普通农居倒是富庶了不少,目光穿过虚掩的门缝,可以看到里面穿堂过弄,不时有人影浮动,房间看来也是不少的。
杨宗志皱了皱眉头,隐约有息些猜出这是哪里了,柯若红打整完毕,抬头对杨宗志露齿一笑,扭了扭自己肥美的圆臀儿,风情万种的腻声问道:怎么样,好看不好看,会不会显得太憔悴了?
杨宗志的心底一柔,伸手给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角,温言说道:你怎么不早说呢,要知道你带我到这里来,我怎么也不能双手空空的上门啊,一些见面礼……总还是需要的。
柯若红咯咯的一笑,媚声道:才不要你的见面礼呢,只要……只要你能好像对待可儿她爷爷那样,好端端的进门来说一会话,不吵不闹,若儿便什么都知足了。
她轻轻叹息一声,凑近过来道:师哥啊,你去见过费姐姐的爹娘,见过可儿的爷爷,也见过筠儿姐姐她们的父母,唯独若儿,你从未提起来相见的呢,你知道的,若儿的老家就在北郡幽州城,柯府在十多年前被人放火烧了,只留下这些乡间的老宅子,前段日子,若儿偷偷的都打听清楚了,可是你事情忙,若儿不敢告诉你,怕耽误了你的正事。
你这丫头……杨宗志的心头一片疼惜,虽然或多或少有些不愿见这宅中人,但是瞧在柯若红的脸子上,硬着头皮也是要上门的,前仇恩怨,到现在……有什么还不能放下的呢,他马上就要出走滇南了,而这位在野后……逃出洛都,躲在乡间避祸,大家的境况不同,命运却是殊途同归。
若儿为什么能跟在身边,还不是因为自己去柯府清算旧账,逼得若儿没了法子,替她爹爹顶身,可这丫头却没有半点勉强,而是尽心尽力的对待自己,只冲这一点,杨宗志便得乖乖的依了她,迁就不迁就的不好说,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她夹在其中难做。
他深吸了一口气,也适当的打整了一下自己的梢和衣襟,整个人看上去英姿勃,柯若红满意的围着他转了几圈,咯咯娇笑着,拉扯着他向门庭走去,伸手推开木门,圆溜溜的大眼睛左顾右盼,有下人过来问话道:姑娘你要找谁?
柯若红的心头顿时紧张起来,这里是她的老家,可她却从未到这里来过一次,柯宴自她四岁起,便将她送到了峨眉山上学艺,如今她已经长成了娉婷大姑娘了,少时的记忆残存着,感觉到有一些温馨,可是斑驳的院墙却是极为陌生的,她撇了撇红馥馥的小嘴,颤声问道:请问……柯……柯,爹爹是住这里吗?
下人愣住道:爹爹?……随即恍然大悟,欢喜道:是小姐回来了……开口招呼了一声,立刻带领他们二人向内跑去,口中大叫:老爷……老爷,小姐回来了,小姐回来了。
穿过青石板的石台,门内人听到响动,一起从各方厢门跑了出来,乡下人大多穿的朴素,看起来甚为清淡,瞧到柯若红这花花绿绿的艳丽打扮,大多远远的站着,挤眉弄眼的小声议论。
妹妹……正堂的门口跑出一个男子,作的是书生打扮,头戴方巾,着急的排开围观众人,来到柯若红的面前站定,脸上的笑容未散,却是惊得一跳而起,后退三步,手指着杨宗志怒喝道:你……你,怎么是你?
杨宗志看清楚这人是柯宴的公子柯翎,也就是若儿的亲生哥哥,想到在洛都时,柯翎还被自己一顿好打,打的鼻青脸肿,数日不敢下床来,他见了自己,表情当然又吃惊,又震骇的。
杨宗志的嘴角微微一笑,走上前去想要说几句话和解的话,毕竟人家是若儿的亲生兄长,自己打便打了,现在可不能缺了礼数,让若儿难做,他朝柯翎拱了拱手,踌躇的正要说话,柯翎已经暴跳着退到人群中,挥手道:来人啊……把他赶出去,快把他赶出去。
下人们犹豫着不知该如何是好,见到老爷日日念叨的小姐回来,他们高兴之余,自然是觉得无比亲切的,再加上小姐生得美貌如花,看到杨宗志与小姐携手同来,模样更是亲昵的紧,他们互相看看,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