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战国杂家吕不韦> 第142章:第一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章:第一次(2 / 3)

,一步一滑地向太行山的西坡走着。

这一路之上的道路实在太窄,而且还盘旋在森林和悬崖峭壁之间,一不小心就有落下山崖的危险。

吕不韦为了加快度,决定自己在前面开路,由李牧负责缀后,两名旅帅则在中间照应队伍。将为军之魄,只要吕不韦几人不倒下去,队伍就绝对不会慢下去。

和吕不韦在前一直行进的,是近两百名的剑兵,每人都持着一面锅盖般大的盾牌,腋下插着铜剑。剑兵在战场之上,主要负责冲杀与突击,是锋刃之兵。

在这两百人之后是百许人的弓箭兵,这战国时代的弓箭兵,无疑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培养起来也最为不易。根据赵军之中的规定,想要成为弓箭兵的条件有三:一、可开八斗以上之弓,二、半百之步外十矢八中,三、可穿三十斤之重甲!而且还要经过,大概三年左右的正规箭阵训练,才算是合格的弓箭兵。他们的装备异常精良,上身都是厚重的铜板甲,背上背着大弓,腰间悬挂两壶箭。一走起路来,直踩得地皮都在颤抖,也因为这样优良的装备,他们的行进度也很慢。

弓箭兵的后面,是戈、戟混合兵,他们占了军队的大半数,有六百人之数。

最后的是百名弩兵,弩兵在赵国属于综合兵种,除了携带弩器之外,还配备长剑,以为近战之用。在这一点上,就可见弩比弓强。弓箭兵拉弓放箭,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等箭射尽后,基本已是没有近战之力。而弩兵撑弦只需用脚手间的爆之力,撑开弦后,却可放松瞄准,使身体得到休息,敌近之时,皆有肉搏之能。

军队正在行进时,吕不韦身边的一位两司马(二十五人的队长),突然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上。因为身边就是都尉大人吕不韦,他也不敢叫出声来,只面色苍白地坐在地上,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怎么了?吕不韦微微一皱眉头,走过去问。

地上……地上……那两司马用颤抖的手指,指着地面。

吕不韦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禁不住抽了一口凉气。眼前的情形,实在是有些吓人,就连他这种屠虐过千人者,一时间也差点被吓得叫出声来。

却见地上湿土之中,一条孤零零的手臂探了出来,黑漆漆的手消瘦无肉,像一条光秃秃的树枝一样横在路上。

而那两司马跟着吕不韦急行许久,甚是疲惫,一时不察,恰好被那条手臂绊翻在地。

起初他本以为是一条树枝,坐在地上,定睛细看之下,才现是一具尸体的手臂。这下把他吓得够戗,浑身都酸麻了,坐在地上不住抖,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吕不韦无暇理睬那两司马,指了指那手臂,吩咐身边的几名剑兵,把尸体给我刨出来。在这么一条太行山的斜道上,居然会出现一具死人的尸体,这一点让他有些惊讶。难道说不久前,有人打此经过?又或者是秦军在这附近出现了。

几名剑兵忙行出队来,摘下剑鞘,用剑鞘当铲,在地上刨了起来。土地并不坚硬,想来这死人是才埋不久,挖着甚是轻松。

很快,一具已经略显得干瘪地尸体,被众士兵挖了出来。他身体微微蜷缩着,像一只死了很久的虾米。死者身上的衣服,俨然就是赵军的服装,背上有着一道箭痕与两处矛类的伤痕,显然这就是他的死因,但却没见他的铠甲和可以表明身份的徽章。

死了大概快一天了。赶上来的一位旅帅肯定地说道。

这个人,好象是我家那条村子的。一个士兵惊讶地说:他好象在乐后将军处当骑兵呢,当时我爹羡慕了他家好久,毕竟能出个骑兵,在村子里是很光荣的事情,却不想他会死在这里。这个士兵是名弓箭兵,身材高大威猛,虽然弓箭兵的装备也很是精良,但仍然掩盖不了他对骑兵的羡慕。毕竟在赵国,骑兵不只是一个兵种,而更接近是一种荣誉与身份的象征。

按照这弓箭兵所说,这死者不只是骑兵,而且还是后将军乐毅的亲兵精锐,但他却为何会死在此处呢?

想到这里,吕不韦心中一动,难道他就是乐毅,得到秦军围攻阏于后,派出侦察敌情的骑兵之一?

我明白了!大家立即动身,警惕周围情况,耳目马上前行,与敌接触就在今日!吕不韦说完,就向下山的道路行去,拍了拍那两司马地肩膀,你立功了!

吕不韦沿途之上,都仔细地留下标志,一支支刻在树皮和岩石上的箭头,标释着行军的路线。

黄昏时分,火红的夕阳,将整个太行山的西坡,都映得红通通。远远望去,霞光如同浇灌在枯黄树叶上的血液。

下山腰处,在夕阳的光辉,照耀不到的地方,树木呈现出一种浓墨般的黑色,森林中在这一刻,显得格外阴森可怖。

没有任何声音,一千名赵军精锐,都坐在地上,瞪着眼睛,望着下方远处的漳水。

几乎一天一夜的急行军,总算是按照预定的时间,赶到了这预定的地点,再前行半个多时辰,就是太行山西侧,那宽阔平坦的谷地。

眼前出现的营盘,看起来已经修建了有一段时间。大营外面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