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叹了一口气,亲自上前把娇杏扶了起来,低声道:你先起来吧,本官乃是一方父母,既然做了这个太原刺史,自然是要为百姓做事的,否则便是辜负了皇上信任,你们本来就是无辜被害,救你们乃是本官的职责所在,并不需要报恩。
娇杏和旁边的李全,都被李成的这套言论说得有些回不过神来,娇杏怔了怔,才摇头道:官人说的话,仿佛有些道理,只是奴婢全家身受官人大恩,奴婢不能不报,若是官人不肯留下奴婢,奴婢便无颜再回家中去见父母。
李成真是有些纠结,想了想,只好柔声道:本官救人并不是为了要求大家回报,而且本官府中也不缺人手,你在家中必定也被父母的珍爱,本官这里有些散碎银子,你先收下,回去好生做个小本生意,慢慢把家境支撑起来。你父亲虽然得救了,但是在那地牢里恐怕也被弄废了身子,再想养家也是艰难,这些钱你若不收,恐怕用不了多久又将频临绝境。
说毕,从身上取出三两不到的碎银子,塞到娇杏手中,正要命李全把她**去,却不妨娇杏猛地亏在地上只是低声抽泣,任凭李全怎么拉扯,都不肯起来。
好半晌,重重地叩头哽咽道:娇杏谢过大人天恩,奴婢回去日日为大人烧香祈福,为大人立长生牌位!大人天恩,奴婢全家生生世世不敢忘记大人!
李成叹了一口气,用力把小姑娘扶起来,低声道:明日早上,让李全雇车送你回去,顾上多加小心。
娇杏含泪望着李成,犹豫了一下,低声道:若是娇杏回去,恐怕会受责罚……
李成摇头道:哪有父母真的愿意孩子成为奴婢?放心吧,你回去,家里人一定都会十分高兴的。若是他们真的不原谅你,你再回来,我再想办法。
听李成这样说。李全在旁边也忍不住眼圈通红地道:官人这样的好人,世上恐难再遇到一人了!
李成不禁皱眉道:不要再说了,快些带娇杏下去,时间不早了,这些公文我还得批完才能休息,另外让守夜的书吏过来一下,我得写封奏章。
娇杏再次跪下又叩了一个头,这才起身向李成躬身道:官人,奴婢先退下了,官人万福!
李全也小心地躬身道:官人,小的这就去叫书吏过来,今晚值夜的应该是姜官人。
说毕,看到李成点了点头,这才带着娇杏退了出去。
李成看着两人离开,又听到李全在院子里低声埋怨娇杏道:让你好生哀求,怎么反而不会说话了?这下可好,倒是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你回去若是没办法,再回来试试吧。唉!
娇杏低低地道:官人这么好,既然官人不愿意娇杏留下,我不忍心难为官人。
李全叹了一口气,低声道:罢了,走吧,你还没吃饭,先去吃了饭,明天我送你回去。
说毕,院子里隐隐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同时还传来娇杏那惊讶的低呼:李爷,这如何能要?娇杏已经有了官人赏赐的银子了!
李全低声道:你就拿着吧,不过五百文钱,偏偏我这月的钱还没到手,不能多给你,这半年跟着官人,赞了些。这些是到太原后积攒的。明日你回去,在集上给你父母买点东西,自己也留几个私房钱。
娇杏低低地道:这如何是好?李大哥,你把钱都给了我,那你需要用钱怎么办啊?
李全急急地道:休要纠缠了,被官人听到就不好了。官人比寻常人家都善待下人,每月都有五百文钱的零花,这个月眼看就到了放钱的日子,你放心吧。
两人似乎这才觉得在院子里说话,会被李成听到,一起匆匆转身而去。
听到院子里恢复了平静,李成看着书案上堆积的公文,心中隐隐地感觉到李全和娇杏之间似乎没有表面这样简单。眼看李全也二十上下了,正是成家的年龄,若是果真有意,那倒是一件好事。
正想着,只听门外一个声音沙哑地道:大人,姜云前来见过大人。
李成闻言,忙笑道:进来吧,你竟然还没有休息,真叫本官感叹!
姜云大约四十岁上下,在这刺史府中做了二十年书吏,一直十分小心谨慎,不过也十分圆滑世故,所以历任此事都用的十分得力。李成由于是现代人,对于奏章真是一头雾水,那些艰涩的古文更是头大如斗,这时便十分倚仗这些专门捉刀代笔的书吏了。
从前在京师,自然有中书省的书吏代为书写,这时来到太原也就只能让这里的书吏来做了。由于李成的西域背景,使得外人看来他不会书写,也就不觉得太奇怪了。
姜云看到李成,急忙拱手道:大人召唤,不知何事?
李成点头道:倒没什么事,只是让你来帮我写一本请安的奏折送往京师,怎么写,你应该知道吧?
姜云微微一笑,拱手道:不知大人可要将今日民女前来报恩的事情写进去?
李成心中一动,诧异地看着姜云,颔道:那你的意思是……
姜云急忙躬身道:卑职的意思是,这样做的话,会让陛下感到何桂一案,实在是民怨沸腾,大人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