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孙傅说到这里,李成忍不住皱眉道:周邦彦乃是有名的才子,他和师师其实还是相互仰慕。若说私情,倒是不大可能,这样的处罚算是无妄之灾了!
孙傅神色一黯,惋惜地点头道:师师这样的奇女子,哪个能不喜爱?这都是人之常情。不过师师后来送周大人离开京师时,曾经得到周大人一《兰陵王》相赠。后来唱给皇上听,陛下这才觉得太过严厉了,便将周大人招了回来,其中种种真是令人感叹!
李成闻言,这才知道当初想借李师师去见宋徽宗的想法是多么危险而愚蠢的了。好在当初先遇到了赵构,才让自己没有做出那种傻事来。
想到这些,也忍不住摇头叹气,无论眼下生活多么丰富,士子官员享受于声色犬马的繁华之中又有谁会想到这些美好的生活即将成为永远的会议,等到金兵南下,尚不知道会有多少繁华成为铁蹄下的尘土。
这时,鸨儿带着三名姿容秀丽的少女进来。孙傅见状,忙笑道:难得姑娘们肯来,我们这些人今日来得早了。即然这样,便没人相赠一曲如何?
鸨儿看了一眼李成,掩口笑道:孙大人的字倒是不错,却难及当今大家。所填小令也只是自家取乐,若是唱出去,恐怕又惹来一番取笑,就怕大人介意!
孙傅老脸一红,嘿嘿笑道:笑便笑罢,若是来此还要听别人的曲子,那岂非太没趣了吗?
旁边的一名中年官员笑道:大人独好自道,只是一时没有填出惊世之作。说不定哪日梦笔生花,写出绝妙佳句也是未知之数,鸨儿不许轻看!
鸨儿笑道:今日有生客,难得机缘巧合,既然孙大人有心,只是不知哪位姑娘愿意演唱呢?
旁边身穿淡紫色衣裙的一个花娘笑道:大人快些填好了,奴家来唱!
旁边众人立刻鼓噪起来,孙傅老脸通红,从袖子里取出一张写好了字的帖子交给那花娘,笑道:桂娘,还是再唱一次这词,我最喜欢听你唱这个!
桂娘含笑瞥了一眼那只贴,顿时板起面孔,不满地嗔怨道:又是这《十六字令》这么短,没什么好听的!
孙傅也不理会李成等人含笑的目光,拉着桂娘的玉手,将她顺势扯入怀中坐下,这才笑道:桂娘快些高歌一曲,让李大人见识一下本大人的文采是何等出众!
桂娘软软地靠在孙傅的身上,娇笑道:老爷就不怕李官人笑话?
李成忙拱手笑道:在下远自西域而回,对这些填词作曲并不懂的,姑娘无需担心。
这时,一名侍立在众人身后的花娘上前轻轻在李成身边坐下,笑道:官人竟然是从西域回来的?西域万里迢迢,官人一定吃了不少苦楚吧?
李成看着花娘大约只有十五六岁,一双凤目神采飞扬地盯着自己,秀气的鼻子下面,温软的双唇很是让人心动。这时浅浅低笑起来,更叫人体味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旖旎暧昧。比起这时代的普通女子的确诱人。
桂娘在旁边掩口笑道:玉娘今日可是第一次出来见客,官人可要疼惜一些啊。
玉娘娇羞地望着李成,轻轻笑道:官人是从西域回来,可否为玉娘讲讲大漠孤烟深处的风光呢?
李成听她谈吐有些不同于想象中的青楼女子,不觉摇头苦笑道:在下自幼在西域长大,中原的这些诗词并不擅长。只能简单说故事了。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自己穿越之前十分流行的《鬼吹灯》恐怖小说。顺便把时间和人物顺口改了一下,便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刚讲完一小段,现场便已经鸦雀无声了。连守在外面的侍女,跑腿的小厮都守挤在门口凝神细听。在坐的几位更是聚精会神,深恐漏掉一个字。
看到李成停下来,玉娘出神地盯着李成,失声道:官人快接着讲啊,后面会怎么样?那只僵尸是要出来了吗,那个蜡烛怎么会忽然灭掉呢?
连孙傅都忘记了抱在怀里的桂娘,端着酒杯放在唇边也听得忘了送入口中。这时李成忽然停下来,他这才皱眉道:这是李大人在西域听来的故事?
李成笑道:是西域里的一个小部落,这个故事流传了很多年,当然原本是用他们的语言来讲的,我是给大家换成汉语来讲。
孙傅闻言点头道:这个故事还有没有下文?真的很有意思,这种盗墓的事情的确是太伤天合,令人不齿啊!
玉娘紧紧拉着李成的手,紧张地道:后面还有很多故事吗?如果有,官人再讲一些出来啊!
李成笑了笑,正要再继续往下讲,鸨母袅袅地走进来,向李成笑道:既然玉娘如此想要官人陪伴,官人何不今晚留在院中?玉娘如今还是处子之身,官人正好疼惜!
李成怔了怔,忽然想起刚刚结婚的素娥,便觉得这样蜜月里自己就做这种事,实在很难回去面对新婚才十天不到的妻子。
想了想,他还是决定拒绝这次诱惑。反正这种机会很多,也不在乎这一次,至少也得过了蜜月,自己在道德上的心里负担才会减少一些。
看着玉娘那羞涩的笑容,李成尴尬地笑道:在下新婚不久,恐怕今晚不能留下,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