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逼上梁山> 第十六卷 第十一回 正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卷 第十一回 正攻(2 / 4)

,朱武虽然一计不成,随即又生一计,向李民献策道:主上,折家军既然杀马度饥。短时绝粮已不可持。不如我军化妆成折家军运输军粮之军兵,粮车之中,暗藏藤甲军。以折美凤姐妹诈开城门,而后骑兵突进。当可一战而胜。如此,虽不能完胜,也不能尽收折家军军马,可却于我军的大局无损。敢请主上决断。

李民闻听,觉得有理,正自要点头同意。一旁参与军议的种师道当即出言反对道:主上不可!

李民当即略微有些转问种师道:种将军有何高见?

这种师道先前做不出朱武那等的谋略,那可不是种师道无能。而是种师道既不是江湖人出身,手下更是少有这种高来高去的武林高手,自然想不出直接摸进敌人城中火烧军粮的毒计。

不过,种师道领军多年,却是更擅堂堂正正的领军之道,尤其是种师道就在西北。更是知道折家军的性格,绝对不可能因为一些流言,以及一些不利的局面,就此丧失斗志的。要是如此,折家军根本就不配,也不可能在那西北边陲生存数百年。那西北边陲,那可是年年都充满这血与火,离间,饥饿。更是常事。故此,种师道在知晓了军情,以及李民意图收服折家军地用意后。也想让折家军也投降过来,分摊他种家军变节的名声,以显他种家军投降李民,非是不义,而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

故此,种师道这才给李民献策道:主上。两军交锋,虽说是以正合,以奇胜。可光显奇兵,没有大军根本震慑。纵使胜了,也绝难令其心服。尤其是这折家军久在西北,乃是百战之兵,绝非局势不利就可变节之兵。而且,以其姐妹,诓骗其城,损其人伦之情,非圣主所为。且,如此行事。纵使胜之,折家军的兄妹之情也就此断绝,我军又如何能以其兄妹之情动其心志?故,我军当起堂堂正正之军,言其不义,正面击破,折其心志,而后困其于乐平,再以参谋长之策。以兄妹之情动其心。流言之策乱其志。而后,臣愿亲赴乐平。对其晓以大义,陈情主上仁德,以及主上爱才之心。说服那折可存归降主上。

李民一听,略一琢磨,当即觉得有理。随即令全军起兵,直抵乐平。

对此,朱武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朱武全心为了李民,孤家寡人一个,更与种师道没有什么职务冲突。一个参谋长,一个军长,没有什么好交集的。种师道的献策,也只不过是对他朱武计策的完善和补充。朱武自然没有什么不好地。

可慕容博对此却就有些意见了。

要知道,慕容博原本依了他老爹的意思,只准备在饿的折家军一两日,令其感到战争的绝望后,而后在通过堂妹慕容海棠与折可存的夫妻关系,以及夫人折美凤与折可存的兄妹关系,劝服折可存归降的,如今,不仅立下一大功,更可把与折家军的姻亲关系再次强化,形成绝对的联盟。可如今,却是被种师道给搅了。这才是:手快有,手慢无啊。

不过,慕容博虽然心中不满,可有李民地军规,以及李民在这里,慕容博却也是不敢表示出来的。而且,种师道曾经是折可存的直属上司,二者地关系也是相当的莫逆,绝对比这姻亲的纽带,也是差不了多少。

而李民大军的突然出现。也是让折家军上下下了一大跳。

那折家军虽然觉得前两日传令官没有回来,乃是方腊派出来烧粮的杀手,埋伏在了要路,掐断了乐平与后方的联系。可是,却也是做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当地的豪族,忍受不住他折家军对地方的掠夺压迫,愤而起兵罢了。最多地也就是几千人的做乱。就算折美凤、折美鸾的各自千余军兵无力镇压,也绝对吃不了大亏,最多也就是一个僵持罢了。

可如今,几万大军,打着李字旗号而来,怎么看也不像地方势力起义。那全军的盔甲装备精良不说,更有着远比他折家军更为庞大的马军存在。

这可远比折家军最坏的估计,还要极大的出乎了折家军的意料之外。

尤其是那马军,这江南不是没马么,连边军都少有这么庞大的马军,这江南怎么到组建起如此庞大地马军来了?

折家军上下都是百思不解,惊疑不定。

不过,更让他们惊异的是,那大军中的一面旗号,上书一个斗大的大字:种。显然就是他们西北的悍将种家军。可问题是,这个种字大旗的旗面,除了一个种字之外,却是星斗雷电标识。根本不是他们大宋的旗号。这就更让他们难以想象了。

好在,他们也不用想了,第九骑兵军,第一骑兵师师长刘,已经是跃马上前,高声喝道:呔!城里面的军兵听着。某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骑兵军。第一骑兵师师长刘是也!今奉我家圣主之命,前来解救受尔等压迫之灾民。尔等若是识趣,开开城门,早日纳降,还可容得你等活命,如若不然,成破之日,难逃一死!

那折可复火爆地脾气,在城头听闻。当即大怒,高声喝道:小辈!太也狂妄!我折家军战无不胜。今日定要叫你知道厉害。

说罢,折可复随即向折可存请令道:大帅。请许末将领一支人马,杀他一个片甲不归。

折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