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秦汉> 第十一卷 对外扩张 第二章 命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卷 对外扩张 第二章 命运(1 / 2)

1866年命运对于龟缩在阿穆尔河流域里的23万俄军而言是残酷的。

目前的局势非常严峻由于塔卢马的失守俄军面临被中国军队截断6上退路的危险。

塔卢马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地处雅布洛诺夫山脉和斯塔诺夫山脉之间是远东地区通往西伯利亚大平原的唯一通道一旦这道大门被中国军队关上俄军想要撤军只有两种选择或者翻越两大山脉的深山老林或者乘坐军舰从海上撤退。

翻越深山老林是不现实的古往今来从来就没人能够成功地翻越这些大山。

从海上撤退更没有可能中国海军已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现在的太平洋上甚至连英国海军也已经再不是中国海军的对手俄国海军就更加不济了。

一定要把塔卢马夺回来。

俄罗斯远东战区司令官列谢夫元帅暗暗下定决心中国军队再怎么厉害毕竟只有六个步兵师以及两个炮兵师总兵力相加尚不足十万人还不及俄军的一半!列谢夫元帅刚刚到任不久这时候已经完全把他的前任阿卡列夫斯基元帅的忠告抛在了脑后。他已经忘记了在他到来之前中国军队是如何凭着劣势的兵力一步一步将俄军逼入绝境的。

卫兵立即召集各部师长以上军官举行军事会议。

三天之后俄军各部师长以上军官全部赶到哈巴罗夫斯克的远东军区临时指挥部自从海参崴沦陷之后俄军远东军区的指挥部就迁到了这里。从地理位置而言哈巴罗夫斯克不如海参崴便利却比海参崴容易防守在俄军丧失了制海权的前提下更是如此。

看到走进会议厅的师长军长们一个个表情沮丧、士气低落列谢夫元帅就不禁皱紧了眉头连这些久经战阵的师军长都这样那下面的低级军官和士兵们就更是不堪了!以这样的士气和状态如何打赢接下来的硬仗?

诸位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糟糕。列谢夫站起身来捏着拳头给手下军官们打气亚历山大陛下已经知道了远东军区的战况援军正在赶来远东的途中最多一个月我们就能够在远东战场彻底粉碎中国人的攻势把他们赶回阿穆尔河以南去。

没多少军官理会列谢夫的话自从两年前开始就不断有来自欧洲的援军抵达可援军的到来并没有改变战况的进展远东战区就像是个无底深渊无论沙皇陛下派来多少援军最终都会深深地陷入中国人摆好的圈套里。该死的中国人就像贪婪的海绵一样无论来多少俄罗斯人他们都能够完全吸纳……

为了鼓舞士气列谢夫提前说出了他雄心勃勃的战略构想。

在援军到来之前我决定给中国人一个狠狠的教训打压一下他们嚣张的气焰!我决定将13个师共23万俄军分成两大方面军别洛戈尔斯克方面军8个师由安德列大将指挥哈巴罗夫斯克方面军5个师由我亲自指挥。别洛戈尔方面军的作战任务是往北进攻腾达及塔卢马必须抢在雨季到来之前攻占塔卢马打通援军进入远东战区的通道。哈巴罗夫斯克方面军的作战任务是向中国佳木斯地区攻击前进以吸引中国军队的主力减轻别洛戈尔方面军的正面压力。

列谢夫话音方落与会的大多数军官默默摇头真是个夸夸其谈的家伙在他到来之前俄军向腾达和塔卢克至少起了十数次进攻可每次都惨败而归!要想夺回这两地又谈何容易?

安德列大将就站起身来沉声道:尊敬的元帅阁下我有不同的看法。

列谢夫道:说吧。

安德列说道:腾达落到中国人手里已经过了13个月情报显示至少有过5万名来自高丽的劳工日夜工作在腾达和塔卢马既便以普通民工的劳动强度来衡量这些高丽劳工腾达和塔卢马都已经被建设成了两座坚固的要塞。我军要想以落后的装备去攻克中国军队重兵把守的坚固要塞元帅阁下我认为这样的行动是难以成功的。

列谢夫元帅不悦地皱紧了眉头安德列这家伙肯定是被中国人给吓破了胆!这厮只知道片面地夸大中国人的武器优势却没有看到俄军兵力上的优势以及俄军单兵素质的出色程度。

安德列大将腾达和塔卢马必须夺回。列谢夫元帅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这一点不容置疑相比较你刚表的看法我更愿意听听你对进攻腾达和塔卢马的详细战略构想总之你的任务就是尽最大可能打赢这一仗。

安德列叹息一声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列谢夫道:当然如果你有什么困难也尽可以提出来。

安德列道:我希望元帅能够将炮兵师拔给别洛戈尔斯克方面军。

列谢夫道:这个没有没问题。

****

佳木斯北方战区司令部。

蒙虎和八位师长以及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同样正在举行会议商讨下一步对俄军的详尽作战计划。

蒙虎大山一样屹立在巨幅地图前指着地图上某处郑重地说道:腾达和塔卢马的防御工事已经全部修建完毕可以负责任地说远东平原通往西伯利亚大平原的大门已经被我军彻底关上了现在龟缩在远东地区的俄军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冒险穿过深山老林要么让他们的沙皇派海军来接他们回去。

因为优异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