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领兵退回了军寨,冷静的思索着今夜的战事。
帐门掀开,两人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
走在前面那人正是被罗腾飞生擒的杨再兴。
杨再兴扑通一声,跪伏在地:末将有负相公厚望,特来领罪。
先前的交战,岳家军虽然没有占得任何便宜,反而因为魏胜的出现而吃到了败绩。但也因先前的动乱,牛皋趁乱救出了被困的杨再兴。
见杨再兴到来,岳飞转过身去,冷冷道:杨正将,你出阵之前,岳某是怎么交代的?
杨再兴面上露出了惭愧和内疚,此时听了岳飞的质问,垂头道:相公再三叮嘱:将忌骄躁。
岳飞猛然转身,大发雷霆道:那你又是如何做的?难道以你杨再兴的武艺真的会两招就败给罗腾飞吗?他越说越怒,高声道:来人,将杨再兴拿下,重责军棍三十,降为副将!
宋朝各支军队都有军、将、部、队等编制单位。
军级的统兵官有都统制、统制、同统制、副统制,还有统领、同统领、副统领,统领或当统制的助手,或在统制之下分统军马;将级的统兵官有正将、副将、准备将等,总称将官;再往下有训练官、部将、队将、队官等等。
杨再兴本是将级中的正将,此刻降级一阶,正是副将。
在杨再兴身后地黄纵正欲开口劝说。但想起岳飞执法如山。闭口不言。
杨再兴无怨无悔地被按倒在地。只听见扑、扑地声响。听刑官报数到二十。岳飞将手一摆。道:搀起来。
杨再兴被打地血肉模糊。站立不稳。但还是推开兵卒。咬牙独自站立着。
岳飞看着杨再兴。语重心长地说道:自古骄躁乃兵家之大忌。杨副将切记今日之失。他日再犯。岳某决不轻饶。
杨再兴并未任何不悦。反而心悦诚服。高声道:杨再兴罪有应得。因受此罚。定铭记相公教诲。
岳飞满意地点了点头。虽然有些出乎他地意料。但得到地效果却比意料中地更好。停顿片刻。岳飞问道:杨副将可否知道。那罗腾飞地那些援兵从何而来?
这一个问题困惑了岳飞许久,岳飞勇谋俱全,但自从身居高位以后,以改变的作战风格,开始以谋为主,战术为辅。
岳飞深知知己知彼的道理,因此在出兵以前已将罗腾飞的实力摸了个透彻。这突如其来的两千勇悍的兵卒,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
杨再兴先是摇了摇头,忽然神色一动,道:莫非是来至北方的人?
岳飞疑道:北方?
杨再兴慎重的点了点头:腾飞师承梁山好汉大刀关胜,关胜为了磨练腾飞的武艺,领他至北方进行实战训练。他两年内在北方杀了不少的金人,也帮助过不少的义军。还曾杀了金国狗王完颜燕孙,兴许是那些义军也说不一定。
啊……岳飞神色动容,向来稳重的他听到这则消息竟忍不住的惊出了声响,此话当真?罗腾飞竟然是那北地传言中的霸王?
杨再兴道:是不是霸王不知道,腾飞也没有说。当时属下只是觉得奇怪,问他为何的武艺进步的如此神速。他告诉了属下缘由,这才知道两年来他一直是在生死之间徘徊,于生死之间悟道,方才使得一身武艺突飞猛进,较之两年前有天壤之别。
错不了了,定然是他!岳飞又惊又喜,放声大笑,来回走动,不断的点头:武学之道,一份付出,一份收获。从资料来看,那人人盛传的霸王一开始只是小打小闹,直到一年前才开始威震北地,显然是通过不停的磨练才有今天这般境界。
以往罗腾飞袭击金兵,见着便杀,从不留名。直到最后一次杀莒王完颜燕孙的时候,一时兴起,叫出了自己的名字。
因此,在北地大多人都知道孤狼、霸王就是罗腾飞,但岳飞一直在南方训练兵卒,将注意力放在了克复襄汉之上,加上他们之间还间隔着伪齐,因此尚未得到这个消息。
黄纵讶然询问:相公为何如此高兴。
岳飞停下了脚步,犹豫片刻方才道:岳某也不瞒各位,靖康耻,早已成了岳某心中的病根。金国掳我大宋王室北上,适宜羞辱,此乃大宋之国耻。
岳飞说到这里双目突出,眼中布满了熊熊烈火,咬牙切齿道:国耻关乎于天,此仇不可不报,此恨不能不雪。因此收复河山,迎回二圣,乃是岳某此身之志愿。
但只凭大宋目前之力,想要胜过金国机会不大。故而,岳某日夜苦思破贼之法。这克复襄汉是第一步,而连接河朔的战略方针就则是第二步,更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岳某深知北地有许多英雄豪杰不愿意遭受金国奴役,组建忠义军在北方对抗金国,而且数量庞大。虽然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但兵力却可达到二三十万,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只要能够将他们联合起来,一同对抗金贼,袭扰金贼后方重地,可取得奇效。但关键在于如何取得他们的信任,如何联系上他们,这是一个难题。但若由罗腾飞出面,以罗腾飞在北地的名气威望,只要他出面号召,这一切疑难都能够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