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北宋仕途> 第九十一章 巨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一章 巨头(1 / 2)

好对!好对!一代大文豪欧阳修捋须称赞不已,盯着那副门联与横幅,大是点头,好一个天然居!见之令人心生一睹究竟之感!居然还是回文联,罕见之至!子贤,这又是出自你的手笔吧!

沈欢嘿嘿直笑,当年虽然品不得高档之茶,但是喜爱清茶的他对此不无研究,至少《茶经》看过一些,另外关于茶的诗词对联之类的茶文化也接触不少,如今为了给茶楼做上大宋第一大的广告,也只能拿过来用了。

看着天然居三个大字,沈欢满意地点了点头,当日为了给茶楼取名字,也死了不少脑细胞,最后才想起这个比较有品位的招牌,配合清茶制法,还真符合天然两字!

诸位大人,茶是好东西,不如上去品鉴一番如何?沈欢当然得让他们进去喝上一杯清茶,这才是今次广告的最大目的,赶紧上前引领。

一边的苏轼呵呵笑道:子贤主意最多,邀得那么多前辈过来,想必应该有好东西的!既然如此,我等也就不客气了!

同来之人不时点头,算是同意他的意见,随着沈欢的指引,进了这座清茶之楼。才一进底楼,迎面而来的又是一副副的对子伫立其中,有的在墙上,有的在柱上,怕不是有好几副之多。原来又是沈欢的主意,他把那些千古茶对都鼓捣出来,与自己家的书房的对子一般布置,拿出来唬人!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众人都沉醉在这些有深意又优美的对子世界里头,直到沈欢呼唤,才跟着上了楼,直奔第三层。当时沈欢坚持把茶楼建成三层。也不无深意。在他的意思里,茶是分层次的东西,因此消费对象也该有着变化。因此。天然居地经营也该与众不同:第一层是大众消费区,茶卖得不贵——当然,因为是清茶,炒制不易,卖得比一般地贵些,反正交易这东西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来不来随你的意!

这第一层的茶也是最平常地茶叶炒制而已。这层楼里桌椅无数,只要客人点上茶。即可牛饮。另外。茶楼还经营一些清淡的茶点,多是米面之类的糕点。非常清淡,雕刻精细,很有意思,也比较有品位。

至于第二层,又比下面层要高档一点点,多是厢房,有屏风木墙隔着,装饰精美,文房四宝齐备,是给文人墨客聚会之所,清茶一杯,袅袅生烟,也许就有创作灵感就来了,因此准备的东西也多是雅好之物,算得上比较人性了。

到了第三层,则是挥霍之地了,只有上房一间,也只有像这次请客的沈欢才能动用。楼层宽敞无比,除了走廊环绕,还有屏风画帘无数,一进上房,更是雕梁画栋,紫色檀木,古色古香,像进入了奢华之地。房子大小能容二三十人之多,临窗设座,靠近东边,入得座位,就能登高望远,外面一大建筑群壮观得很,延绵几里,起伏不定,令人心胸大是开阔起来!

果然是个好去处!沈欢的上司韩绛感叹不已,他家族殷实,物质无缺,锦衣玉食,奢华之物倒也是见多识广,一进此间,除了没有那些昂贵的古董之物来衬托外,其他装饰与布置,也别出新意,令他惊羡……

请来地诸人严格来说,分了三代人,沈欢十几岁,是最末地一代,其他欧阳等人又是一代,至于欧阳修虽然大了十岁于司马光等人,也可以说是一代吧。不过诸人同座,具体说来又只是两代人而已,欧阳修、司马光、韩绛资格最老,其他年轻一辈又是一个群体了。也许是长辈在场,年轻一辈比较谨慎,进来之后连话也不多说,也只有苏轼这个大嘴巴才毫无顾忌地一大通话。

上房里不像第一层那样对子多得另人指,只有区区一副而已,还是长联,不过这些流传到后世的千古名对,在这个对子还未达地时代,算得上千古罕见了。而著者沈欢在他们地眼中,又多了一项常人难以企及地才华!

子贤,早就听说你对子无双,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苏轼再一次服气地感慨,指着正中的两根长柱子,又是佩服又是惭愧,喃喃念叨,楼外是数百年锦绣,非道子一笔画不出;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来。

这副经沈欢改编过地对子再一次得到众人的赞叹,就是欧阳修,也再一次倾倒,拍着沈欢的肩膀夸赞几句。听得欧阳修这位老人的称赞,沈欢还没什么,倒是一旁的司马光笑了,既是欣慰,又有得意,本来也想赞那么几句,后来想想,说出口的还是告诫之意,让沈欢不要沉迷诗词对子小道,一心放到学问上来。当然,也只能稍微提点一句而已,今日喜庆,不是说教的日子。

几番折腾,众人终于入座了。座位安排也分开秩序,一帮长辈聚在一起,欧阳修正中,司马光、韩绛列分左右,接着才是一帮年轻人,苏轼侧坐韩绛一边,中间是欧阳等人,沈欢坐在司马光的下。桌子方型,因为不是饮宴,桌子并不是很大,因此几人围坐,倒也不显得拥挤。

子贤,你朋友这家茶楼开张,使得你邀请我等过来,是不是这里的茶与众不同呢?才一坐定,苏轼就迫不及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