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科幻灵异>人间正道之大宋提刑> 第四十二章 易府五命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二章 易府五命案(1 / 2)

张长弓脸上带着黑灰之气,心中踌躇着要不要吵醒在卧房休息的李知廉。整理提供听吴师爷讲,大人心情不佳,自从午后就一直在卧房内休憩,本来借自己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在此时去叨扰李知廉,但是衙门外正躺着五具尸体,此等大事却是耽搁不得。犹豫再三之后,张长弓还是硬着头皮敲响了李知廉的房门,恭声道:禀告大人,易府管家易清在衙门外求见。

哦?不久之后屋中就传出一声闷哼,任谁都能听出大人对于自己的打扰十分不满,出了什么要紧不得的事情!

张长弓自叹一声晦气,要不是衙门中的差役捕快几乎倾巢出动,自己也不愿来触这个眉头,只得更加分外小心地道,大人,易管家带了五具尸体,此刻正在衙门前等候大人面见。

什么?房门终于‘吱呀’一声打开,脸色有些阴沉的李知廉披着袍服从房间里走了出来,紧蹙着眉头道,你说什么?五具尸体,到底是怎么回事!

具体详情小的也不是太过清楚,似乎是有人谋害了五名代易家老爷出家的僧人。

代易林出家的僧人?李知廉心中疑惑,但是见张长弓也说不出个究竟,只好强自收拾有些纷乱的心情,让张长弓代为整了整衣冠,就往衙门口赶去。

李知廉一脚刚刚踏出县衙大门,就看到了地上一字排开的五具尸体,每具尸体都是身着僧袍,剃了光头,头上还有较新的戒疤。

易清见到李知廉的身影,连忙拱手施礼,沉声道:大人,易府发生惊天血案,还请大人代为作主伸冤啊!

李知廉虚扶了一下躬身行礼的易清,直接进入了正题,易管家,还请将案件详情细细道来,本县定然会替你们作主。

易清面带哀色地摇了摇头,指着地上的尸体道:家主年轻之时受过佛门恩惠,一直不敢或忘,前日终于花费重金购得五张度牒,寻了一名游方僧人替五位易家子弟剃度出家,算是还了当年的因果缘分。五位大师今日一早便从易家庄出发,起程前往成都大佛寺。可是午后几人就被发现陈尸在了离易家庄十里之外的荒地之中,身上的度牒也是不见了踪影。老爷知晓此事后大为震怒,便命我带着尸体前来衙门报案。

竟有此事?李知廉上前查看了一下尸体,果然发现几人都是死去不久,沉吟了一下又道,易管家,不知当时可有什么人目击杀人经过吗?

易清叹了一口气道,几人被杀之地乃是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外,尸体也是一位上山采药的郎中意外发现。易家庄已然悬赏了一百两银子寻找目击此案之人。

哦!李知廉心情沉重地点了点头,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整个县衙已然为查找逆贼一事忙得不可开交,怎么又出了这等人命大案,而且苦主背后站的还是易家,却是敷衍了事不得。想到这里,李知廉肃然道,易管家,还请带话给易林老爷,本县一定会加派强将精兵,尽快查清此案,给易家庄一个交代。

易清闻言自然再三表示感谢,李知廉寒暄了几句送走了一脸悲痛的易清,便命张长弓先找几名仆役将尸体停放到衙门之中,张长弓刚刚领命而去,远处街口便走来了几个身着差服的身影,李知廉定睛一看,不由心下疑惑,怎么张大经和徐逍遥会走到了一起,莫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徐逍遥等人也是看到了衙门口的李知廉还有几具尸体,连忙收起了兴高采烈之色,三脚并作两步地奔赶了过来。

几人匆匆参拜见礼之后,张大经便问道,大人,怎么会有这许多尸体?

李知廉将案情简单讲述了一遍,几人却是变了脸色,张大经犹疑地道,他们也是要去成都大佛寺出家的僧人吗?

大经,你此话何解?

张大经看了一下徐逍遥,见其没有回答之意,便将今日下午发生的连场变故,原原本本向李知廉禀告了一番,因为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过跌宕曲折、头绪纷杂,费了将近一刻钟的时间,才让李知廉明白了下午发生的所有事情,期间吴师爷也是闻讯易家凶案一事,来到了县衙门口,听完张大经的叙述,不禁和李知廉两人面面相觑,愣在了当场。

这么说太湖水盗已然成擒?李知廉尤自不信地追问了一句

一共有三名反贼被陈山寒击毙,其中两人就是通缉的太湖水盗‘翻江龙’曹变蛟和‘锦旗贼’甘霸天,可是另外一人却非是‘小张顺’,而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公公,若不是他那神情兼备的一出好戏,陈山寒也没有那么容易上当受骗。张大经说着便从怀中取出了装有千年紫参的玉盒,徐逍遥也是将圣旨递了上去。

李知廉打开玉盒,不禁赞叹了一下世间竟然还有如此宝物,又小心地翻看了一下圣旨,将之递于了吴师爷,吴师爷长期替家兄李知孝参赞朝中大事,自然是懂行熟路之人,验看了圣旨上的几个印鉴后,便点了点头,本朝大宝共有十七方,上面盖的正是其中的‘皇帝之玺’,中书门下两省的大印也是没错,这圣旨的确是如假包换,千真万确。

李知廉深深看了吴师爷一眼,心道莫非这就是家兄在心中所提的‘禁中不稳’的真相,当今皇上为了皇后能够一个月不上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