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研究了一下这些电磁炮后,他也很后怕。
基地联盟的电磁炮应该是太空武器,这是老马的第一个想法,而且也得到了夏则平的确认。初高、射程远、精度高,射的炮弹甚至不用装填炸药,节省能源还安全。可惜基地联盟没有完全挥出电磁炮的优点,其它还好,关键的精度和射就存在很大缺陷,而且布置的电磁炮阵地也毫无章法。原西北基地的人很多都参与过改造电磁炮,但是如何最大程度挥它的作用则根本没人懂行。
大部分领导都对这个电磁炮不感冒,只有老马和公孙泽坚持不同意见,为此委员会还特意开了会进行讨论。老马和公孙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电磁炮的重要性,最后才勉强获得了继续生产的通过。
当时那场辩论很精彩,老马和公孙泽最后的言直接打动了众领导。
老马是从军事角度来说明电磁炮的重要性。耗电是不假,可没有战斗的时候它几乎是不费电的,而真正需要电磁炮提供保护的时候,浪费电力和安全,哪个更重要?
另外,老马又指出了一个让众人无法辩驳的事实。整个委员会军事力量现在最常用的武器就是射枪。确实,射枪的出现使人类拥有了抗击变异动物的有效武器,但是不要忘了,虽然射枪所耗费的射药极少,但毕竟还需要火药,目前的射枪都是在吃老本,现在的人还不具备制造高质量火药的能力。早些时候,不管是华北基地还是西北基地都生产过大量的弹药,而这些弹药的损耗能维持多久?谁能保证以后没有战争?就算没有战争也还有变异动物的威胁,如果火药消耗光了又没生产出替代品,拿什么跟变异动物斗?
但是电磁炮就不同了,太阳能电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只要太阳还在就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理论上电磁炮就会永远不愁打不响。
对于重武器一说,老马笑了。30毫米口径在陆地上差不多是最小口径的炮了,就连某些反器材步枪的口径都接近20毫米。至于委员会到底需不需要这种所谓的重武器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要看未知的危险有多大,这属于战略范畴。
公孙泽是从技术角度来阐明的。眼下人类最主要的能源就是电力,别看太阳能电机研制成功了,但是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技术人员仍然极度短缺。委员会现在不缺乏科学家和工程师,相应的高科技研也不是什么难题,但是基础技术人员却限制了委员会的展度。
有了科学家就有了相应的技术,有了技术人员就有了应用技术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而从目前委员会的情况来看,各行各业都缺人。制造电磁炮怎么说都是个技术工种,一门电磁炮从组装到试射,最少有几十个环节,可以提供上百个工作岗位,通过实践,一小批机电方面的技工就得到了锻炼,何乐而不为?
这番话把主抓科技的程新说的直点头,ok,通过。
可是电磁炮的生产组装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忙活了一个多月好歹把以前损坏的电磁炮给修理完,新组装的电磁炮数量还是少的可怜。结果就在这时候敌人来了,而且人家也有重武器。
算了,后悔的话也要等打退了敌人再说,不过所有领导都知道,这种短视的错误行为以后绝对不能再犯了。
敌人炮弹的声势也不算大,看样子这年月谁也没能力制造太夸张的重武器,射也一般,不知道是设计问题还是弹药供给不足,要么就是对方还在试探性攻击。从炮弹落下的位置上看,敌人好像也明白这个堡垒的坚固性,打击点都集中在大门附近。
公孙泽把悬浮车开进外谷通道后才渐渐的把度放缓,里堡垒大门还有几十米的时候他把悬浮车停了下来,李正勇他们也依次把悬浮车停靠在通道两侧。
李正勇,控制两侧高地,注意观察敌情,没有我的命令暂时不要开火。公孙泽低声下达了命令,他则转身向堡垒指挥部跑去。
外谷堡垒的警卫安全是由独立团负责的,这里常驻一个排的兵力,除了两侧山体上的反器材枪阵地之外,还有两门电磁炮和七、八挺中型射枪的操作人员。独立团是二二编制,这里的总兵力差不多始终保持在一个连左右。
两侧山体挖出来的指挥部漆黑一片,公孙泽从敌人开炮的间隙中听到里面有动静,连忙冲进去和里面的老马汇合了。
公孙,你的人呢?老马亲自把指挥部的大门给关紧,然后才把灯点亮。
我让他们上两侧高地了,给我说说什么情况,内谷联系上没有?
联系上了,许姐在中转台坐镇,你来的好快啊,我这才刚放下电话没几分钟呢。还好,老马还有心思说些闲话,看来情况不是很紧急。
9点半左右,我们刚打算睡觉,大门外侧的射枪就开枪示警了。据那里的战士说黑咕隆咚的好像有什么动物正向大门口靠近,他们就打了一梭子,结果对方就还击了,而且一上来就是一顿炮弹,接着两侧高地上的阵地也传来消息,说有两个黑影在天上飞,而且正在向堡垒上空逼近。你知道,自从堡垒修好后,附近的变异动物基本上都被打怕了,再加上外出打猎的队伍扫荡,周遭很少有动物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