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帝国的荣耀> 第二百七十章 出巡之整军(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章 出巡之整军(二)(3 / 4)

传义,之明,陛下对你们期望很高,你们要遇事多琢磨一二。李善长在一旁提醒道。

属下明白了。多谢两位大人的指点。刘承志和李道君正色拱手道。

舰队很快到了泉州,这座前宋和前元最大的海港已经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了,北有上海,南有广州,泉州港已经沦落为一座中转和普通港口,许多大海商纷纷迁居到了上海等地,只留下一个万船齐聚,众国纷至的回忆。不过随着大明对台湾的大力开,泉州又焕了生机,它成了大6和台湾最重要的连接港口,大批的福建等地的物资从这里被运往台湾,再从那里运回台湾产的白糖、水稻等物品。

在泉州停留了两日,刘浩然一行特意去了一趟台湾岛。台湾岛经过十几年开,现在已经有居民八十万,其中包括二十余万土著居民,四十万福建、广东移民,十余万九州移民。其原本有土著居民近五十万,大明官府为了控制整个台湾岛,改变人口结构,将其中的三十万土著居民回迁到福建、江西两省。

台湾岛被一分为二,北部地区为台湾府,南部地区为凤山府,它们将与琉球、九州一起被利为东宁省,不过现在台湾岛暂由福建省代管,而九州和琉球分别由山东和琉球两省代管。

台湾岛现在开修建了五个重要港口和三个中心城镇,分别是台湾府的淡水港(今基隆),花莲港,凤山府的凤山港(今高雄)、安平港(今台南)和台东港;台湾城、凤山城和中部的彰化城。其中淡水港、凤山港和安平港是台湾连接福建、琉球和昌宋的重要港口,而花莲和台东则是海军第三舰认为了控制台湾以东海面特意修建的海军专用港。

刘浩然一行先到安平港,再至凤山港,在两地巡视了一番当地的农业和百姓民居。现在台湾岛以产稻米和蔗糖为主。稻米有效地补充了福建、淅江和江苏等地,而蔗糖则远销日本、朝鲜和南海地区,牟取了不少利润。按照大明例制,台湾岛属于边疆地区,需要执行严格的保甲制度,晚上还会有宵禁。这里驻扎着口二海军6战师和归福建都督府所辖的六个守备步兵团以及复一肌队的第三支舰队,军职人员总数几乎达到了近五万人。

不过这些都没有影响到台湾百姓们的日常生活,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地劳作,产出稻谷和甘蔗,再卖给当地的米厂和制糖厂。本来大明内阁对于农产品有着一套如最低收购价等保护措施,而且这里又是边疆地区,为了让边疆地区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进而巩固这里的局势,大明内阁对边疆地区还有一套优惠政策,如补贴和退税等。所以台湾岛的百姓只要舍愕力气,日子过的不比大6沿海地区的差,甚至还要好于中西部贫瘾的山区百姓。

刘浩然让薛如云、秦罗等人留在凤山港,自己与冯国用、刘承志等人乘船去了一趟花莲和台东港,让驻守在那里的海军官兵欣喜万分。这两个地区非常偏僻,连台湾土著人都没有几介驻扎在这里的海军官兵日子过得十分单调苦闷。刘浩然的巡视,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无论在天涯海角,联和大明都记得那些为大明安宁,百姓安居默默奉献的勇士们!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实现着自己的诺言,要为这个伟大的国家保卫每一寸土的和海疆,真是这些人不为人知的奉献,大明才有今天的安宁和富足,所以,你们这些默默无闻的人才是最值得敬重的人!说完,刘浩然向在场的海军官兵深鞠一躬。

到浩然的言行,让这些以为自己被遗忘的将士们热泪盈眶。他们拼命地鼓掌,拼命地向自己的皇帝陛下欢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倾泻自己的情感。

坐在回凤山的船上,刘浩然与冯国用、刘承志看着海图开始策戈,大明海军新的战略部署。经过近十天的巡视,刘浩然已经明白,大明海军的未来的目光将是浩瀚无比的太平洋。

经过大明海军近二十年的攻略和战略部署,黄海、东海、南海已经成为大明的内海,随着岛链防御体系构建完成,大明海军的重心将会转移。按照刘浩然和枢密院的规划,驻舟山昌国的第一舰队将会移驻九州的鹿儿岛港,负责北至北冰洋,南至台湾岛,东括鲸鱼岛(北海道)直至北美大6这广袤的海域,顺带着负责朝鲜、日本两国的海防安全;而朝鲜、九州集、琉球岛以西的黄海、东海将交给驻威海的第一海防舰队和驻昌国的第二海防舰队负责。

驻威海的第二舰队将南下。移驻台湾岛的凤山港,负责台湾以南直到小吕宋岛(棉兰老岛)的广大海域,而台湾海峡和南海地区将交给驻厦门岛的第三海防舰队、驻香江的第四海防舰队和驻海门(今越南海防)的第五海防舰队负责。此外南海地区额外还有一支机动舰队,驻文莱港的第六海防舰队。

驻香江的第三舰队南下至海峡省的巨港(今印尼的巴邻旁),负责加强南海地区的控制以及对婆罗岛(今加里曼丹岛)和加锡以并海域和岛屿的攻略。

第四舰队继续驻延年港,做为控制海峡省以及对安曼海域的控制。第五舰队将在远征舰队的基础上组建,目标直指锡兰岛(今斯里兰卡),第六舰队和第七舰队正在组建当中,他们的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