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帝国的荣耀> 第二百三十一章 威尼斯商人(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一章 威尼斯商人(二)(3 / 3)

士兵的薪水足够一个人过上普通生活,一个士官的薪水足够一个人过上小康生活,一个尉级军官的薪水足够数口之家过上普通生活,一个校级军官的薪水足够数口之家过上小康生活,将军就不用说了。

守备兵役和巡防兵役复员有一次参加专学招录考试的机会,不过很大一部分人会落选。回家继续当他的自耕农或者劳工;常备役复员有一次参加大学预科生招录考试的机会,不过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会落选,但是他们却有很大机会考取内政专学或者内政大学,成为内政警察,只有少部分人会回家继续当自耕农或者劳工。

而大部分成为民兵的自耕农可以通过自己辛勤的劳作,轻松地完成并不是很高的赋税。然后在农闲时候参加完军事练后去城镇打打工。现在大明不仅工商业极力扩张,更是由于五年计划各地在大搞基础建设,不怕找不到工做,就怕没人来应工。如果你参加完了国民基础教育,县学或府学毕业了,你的薪水工酬会高一些,如果你由于地处偏远、国民基础教育还没有来得及普及或者由于年纪大没有赶上国民基础教育,你不用嫉妒别人的薪酬高,你大可以参加扫盲班。

了解到这些。维亚觉得以自耕农为主的大明百姓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只要卖力耕作,缴纳赋税是不成问题了,大明这点农业赋税在维亚看来,不及欧洲庄园地租的一半,这样他们就衣食无忧;余时可以去打工挣些钱,这些钱就是余钱了,完全可以用于改善生活;小孩读书有国民基础教育,什么学费杂费服装费加餐费赞助费统统没有,只收你一个书本费,而且这个课本由于是官府印制行,只收你一个成本费,比市面上的书便宜一半;得病也不要紧,一般的病找那些四处游医。的驻乡村医生,花点药钱就行了,连治诊费都不用付。依照维亚看来,大明这些神奇的药品要是运到欧洲去,绝对能卖出天价来,那会像大明这里当白菜卖。可是维亚想做这今生意也没法做,因为大明绝大部分的药品是严禁出口的。由于产能有限,大明药厂每年只能出产那么多药,必须优先满足国内军民的需求,就是好得穿一条裤子小。的朝鲜也只能是王室高官才能享受这种待遇。所以朝鲜、日本不少贵族一有机会就申请到大明出使或学习,一来可以公费旅游,二来可以在大明检查一下身体。

如果大明百姓遇上大病,必须住进医院,那就除了药钱还需要手术费和住院费,的确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但是他们可以申请困难补助。刘浩然自大明成立起就冉皇室的名义成了一个慈善基金会,这几年来捐了数十万圆。其他文武官员、商人工厂主每年也都会捐一大笔钱,后来刘浩然又制定律法,大明所有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门票收入的税收一部分纳入这个慈善基金会,当然了,酒店、夜总会这种娱乐场所的高税收更是有一部分纳入这个基金会。而且维亚听说正在筹办的赛马会、海外彩票等新娱乐活动的高税收也有一部分税收纳入其中,说起来只怕有数百万之巨。

所以一般百姓因为生病遭难申请田难补助都是十拿九稳的,越是大病大难越容易获得补助,而且一补助就是五成以上,最高达九成。

维亚不由叹息,难怪欧州诸国的使节商人带回那样的信息,宁可在大明当一小民,也不愿回欧州当贵族。当然了,维亚看到的只是大明富饶的地区,在很多偏远的地方,由于交通不便,成本极高,加上教师、医生等人手的缺乏,国民基础教育和国民社会福利制度还普及不到,那里的百姓只能停留在追求衣食无忧的层次。不过维亚凭借他看到的这一切,可以想象地出,大明国库的钱是潮水般的涌进来,然后又潮水般的花出去。

难道大明官府不知道积蓄吗?维亚将自己的疑惑提了出来,通事笑着说道:咱大明工商业流行皇帝陛下的一句话,花出去的钱才真正叫钱。再说了。这钱又不是流向国外,最后还不是流到咱大明老百姓的手里?而且,谁说大明官府没有储备?小。

看到通事神秘兮兮的样子,维亚不由追问,可是通事却故作神秘说道:你此后就明白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