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日,傅友德已经可以走路了,刘浩然也开始考虑下一步了。
怀远沿水直下是濠州,可惜还没有听说有红巾军占领那,估计郭子兴还没有起事,那就更没有朱元璋什么事了。刘浩然记得朱元璋先是濠州义军统领郭子兴的手下,还娶了他的义女马皇后,后来才分的家,南下滁州,最后占据金陵,立下霸业。现在这一切看来都还没有开始。
不过附近几个县因为受刘福通的影响,正是民众鼎沸的时候,有不少人聚众扯旗,而官府也在四处镇压,四处混乱不堪。自己这三个红巾军逃兵要是敢四处乱窜的话,一旦碰上剿匪的官兵,估计死得很难看。
但是躲在这里也不是办法,这十来天全靠丁德兴四处觅食,或在河边捞点鱼虾,或去大户人家偷点食物,暂时填饱了肚子,可不能一直这样过下去。再说了,现在已经是秋末了,天气越来越冷,自己三人还是一身破烂秋衣,再这样晃荡下去,早晚得冻死。
大哥,你附近有没有熟人,我们先去投靠他,暂居几日。刘浩然想来想去,只有先找个熟人。
丁德兴坐在那里想了想,现在他和傅友德都成了刘浩然的大哥,不过他虚岁二十六,比二十四虚岁的傅友德大,所以依然是大哥,而傅友德成了二哥。
这附近有一位好汉叫常遇春,听说为人豪爽,甚是喜欢结纳各路英豪。不过我却没有与他见过面,冒然去我怕……丁德兴认识的怀远朋友都是绿林好汉,估计这会不是在何处聚啸山林,就是躲着官兵的追捕,思来想去只有这么一个去处。
常遇春!刘浩然不由大喜,这不是朱元璋手下的头号猛将,自诩将十万众,横行天下的常十万吗?想不到他就在怀远。
就去他那里。刘浩然兴奋地说道,看到丁德兴和傅友德不解的眼神便解释道,我也曾经听过他的名字,是位豪杰。我们去他那里只是暂时落个脚,摸清情况再做决定。
第二天,刘浩然三人一路打听来到了常遇春家,两座茅顶土屋,一个不大的院子,看来常遇春的家境也不是很好。
听说是找常遇春的,其母高氏立即张罗起来,先是殷勤地招呼坐下,然后赶紧烧水,听说刘浩然三人还没吃早饭,连忙从厨房里拿出几块麦饼,递给他们。而其妻蓝氏与刘浩然等人见过一面后便到后院去忙碌。
这位小哥怕比我家遇春要小上好几岁吧,怎么也跟着出来跑江湖了?不怕家里人担心吗?高氏知道,常遇春的朋友大半是绿林好汉。
刘浩然听得老妇人如此和蔼的问话,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母亲时父母事情多,常年在外奔波,只留刘浩然和弟弟两个人在家。后来父亲调到一家钢铁集团下属的机械厂当了副厂长,母亲也跟着转到集团医院,一家子这才安定下来,开始享受起天伦之乐。可惜现在又天各一方。
想到这里,刘浩然不由眼睛一红,低着头说不出话来。
丁德兴把刘浩然的身世和经历简单一高氏不由大怜。
真是可怜的娃,孤身一人在这乱世里苦熬可真不容易。这才比玉哥儿大不了几岁,就要拿着刀子去杀打仗,这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父母亲如何安心?
听到这里,刘浩然的泪水不由地流了下来,他一直极力压制的情感被高氏几句全勾起来,悲伤、离愁、思念、彷徨、无助,种种伤心部在这一刻迸出来了。
看到刘浩然在那里泪流满面,高氏走过去,轻轻揽住他,慢慢地抚摸着他的头。在高氏温暖的怀抱里,刘浩然已经是泣不成声。傅友德和丁德兴在旁边也是神情黯然,在这个让人绝望的世道里,谁没有伤心痛苦的事情。
好一会,刘浩然才安静下来,而经过这么一哭,高氏看向他的目光充满了慈祥和溺爱。
这时,常遇春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个少年。
刘浩然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位名留千古的英雄,只见他身材魁梧,有虎背熊腰之姿,一张略瘦的脸线条分明,不大的眼睛目光锐利,眉毛浓黑,还有下巴浓密的短胡须,洋溢着一种英武豪迈之气,双臂稍长,穿着一身袄衣,肩上扛着两只野兔。
而后面的少年脸型瘦长,个头不大,眉眼之间和蓝氏有几分相似。
见过常兄弟。丁德兴先开口道,我是定远的丁德兴。
我是砀山的傅友德。
我是合肥的刘浩然。
常遇春诧异了一下,但是随即放下东西,和刘浩然三人一一见过礼。
我等原是刘福通都元帅麾下的红巾军,刘浩然快言快语,直接说明了来历,然后把为傅友德疗伤赶来怀远取药,现在无处可去,前来投奔的经过简短地说了一遍。
好,我常遇春最爱结识的就是有情有义的豪杰,三位来投奔于我,就是看得起我。请坐!常遇春当即高兴地说道,从刘浩然的言语他已经听出虽然三人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已经在患难之中结下深厚情义。这种重义轻生死的好汉是他最愿意结识的。
不一会,蓝氏做好饭菜,刘浩然三人也不客气,坐下就开始吃。虽然是粗茶淡饭,但是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