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太乙六壬式盘
战国时期人们根据磁石指南的特性明了司南。《韩非子-有度》说:‘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鬼谷子-谋》亦谓:‘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可知当时司南已得到普遍运用。司南是最早的指南针形制比较简单主要是由勺和*组成。勺用磁铁制做底部呈圆形可以在平滑的盘上自由旋转当勺静止时勺柄就指南方。*是一个方形盘用铜质或木质材料制成盘的四周刻有天干、地支和八卦其中天干中戊已应在中心不刻八天干、十二地支再加上乾坤巽艮四维共有二十四向作为司南的定向。
在汉代‘六壬术‘很盛行这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的一种占卜术。水、火、木、金、土五行之中以水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干中壬、癸皆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舍阴取阳故名为‘壬‘;在六十甲子中壬有六位即壬申、壬、午、壬辰、壬子、壬戌故名‘六壬‘。当时人们创造了一种供六壬占卜使用的工具这就是六壬式盘近代考古中屡次出土六壬式盘现存尚有七具。六壬式盘分为天盘与地盘两部分天圆地方天盘嵌在地盘当中中有轴可以自由转动。北宋杨维德《景佑六壬神定经》记载造式之法云:‘天中作斗杓指天罡次列十二辰、中列二十八宿。四维局。地列十二辰、八干、五行、三十六禽。天门、地户、人门、鬼路四隅讫。‘也就是说天盘中央为北斗七星次列十二辰或十二神将(十二月将为:征明亥将正月将;天魁戌将二月将;从魁酉将三月将;传送申将四月将;胜先未将五月将;小吉午将六月将;太一巳将七月将;天罡辰将八月将;太冲卯将九月将;功曹寅将十月将;大吉丑将十一月将;神后子将十二月将。)象征十二月外列二十八宿代表列宿。地盘列天干代表五行: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分寄于天、地、人、鬼四隅。地盘上的十二辰象征八方及日出之方位。杨维德所言是后来形制较汉制稍繁。从出土实物看汉代六壬式盘天盘中绘北斗七星周边有两圈篆文外圈为二十八宿内圈为十二个数字代表十二月将。地盘有三层篆文内层是八干四维中层为十二支外层为二十作宿。使用时转动天盘以天盘与地盘对位的干支时辰判断吉凶。在初期六壬式盘大约只用于卜算做某事日子的吉凶后来其用途不断推广也用于判断方位的吉凶与风水术和关联。《唐六典》卷十四记六壬术用于九个方面‘一曰嫁娶二曰病三曰历法四曰屋子宇五曰禄命六曰得官七曰祠祭八曰病九曰殡葬‘其中第四和第九个方面肯定与风水有关。
在唐代或其后出现的《黄帝宅经》中以阴阳八卦配干支分为二十四路为建宅的指导原则是将六壬式盘应用到相宅中。该书中载有阴阳二宅图并有较详细的说明阳宅图如下所示。书中说:‘二十四路者随宅大小中院分四面作二十四路十干(应为八干戊己不用)、十二支、乾、艮、坤、巽共为二十四路是也。‘‘二十四路‘又称‘二十四山‘也就是住宅四面的二十四个方位其表示法与司南同。据《宅经》解释乾、震、坎、艮以及辰属于阳位坤、巽、离、兑以及戌属于阴位阳以亥为巳为尾阴以巳为亥为尾所有方位均与吉凶有关顺之者‘一家获安荣华富贵‘逆之则‘家破逃散子孙绝后‘。大约在晚唐时期罗盘明出来并被广泛用于风水。卜应天《雪心赋》中有‘立向辨方应以子午针为正‘之说据后人解释子午针就是指南针。《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经》说:‘玄女昼以太阳出没而定方所夜以子宿分野而定方气用蚩尤而作指南是以得分方定位之精微。始有天支方所、地支方气后作铜盘合局二十四向天干辅而为天盘地支分而为地盘。‘这段话所说罗盘起源出于神话附会但从中可以知道罗盘的最初型制是由天盘和地盘组成上面主要刻有二十四向。大体说来罗盘是司南与六壬式盘结合的产物其后在风水家们的手中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神秘。
天盘和地盘是风水罗盘的两大部年象征着天圆地方。地盘是正方形中间凿有一个凹圆;天盘为圆形盘底略凸置于地盘的凹圆上可以旋车中间装有一根指南针也叫磁针、金针。从各种风水书上所载及实物来看风水罗盘的型制很多简单的只有二三层复杂的有多至四十余层者。如罗经图分五层:一层天池风水家认为天池是罗经中之太极中藏金水动而阳静而阴;二层先天八卦又名内盘所指适当子午之正;三层后天八卦;四层正针二十四位分阴龙和阳龙阴龙是亥、丑、艮、卯、巽、巳、丙、丁、未、庚、酉、辛阳龙是壬、子、癸、寅、甲、乙、震、午、坤、申、戌、乾;五层七十二穿山即六十甲子加上八天干和四维共七十二以应七十二候。据王振铎先生研究罗盘可以按制造地域划分为沿海和内地两大式前者如福建之洋州、广东之兴宁后者如江苏之苏州、安徽之休宁等。下面以休宁所制的罗经盘为例略作介绍罗盘中的概念前面已解释过的兹不再熬。
第一层是天池即太极。磁针居于中红头指向南方黑头指向北方。风水家认为太极化生万物一为太极二为两仪(阴阳、乾坤)三为三才(天、地、人)四为四象(东、西、北)五为五行(金、木、水、火、土)六为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