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乱世猎人> 第 八 章 刀创奇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八 章 刀创奇象(1 / 3)

玉皇顶玉皇庙历史之悠久的确可以追朔到极远的上古。它起源于秦始皇祭天那时候的佛教并未传入中土秦始皇数次登临泰山玉皇顶祭拜天地之神就在玉皇顶之上筑下拜神之用的参神台秦二世更将参神台扩建那时已是极为雄伟后来在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土使它逐渐成了一个可与道教分庭抗理的宗教。

汉朝历代皇帝都会上泰山祭拜天地之神东汉明帝之时因其信奉佛教而且极为虔诚便允许在参神台上设置金身佛像后索性在玉皇顶上改参神台为寺庙而参神台却成了玉皇庙院中的那块巨大的石坪。

关于这个石坪还有个传说当然这是在江湖中流传的。传说这块巨大的石坪乃是同心石当地的一些人经常前来乞福认为仁圣石坪乃是历代皇帝拜神之台肯定具有灵性因此许多人在石坪上挖下小片石头带回家以乞求众神庇佑而每当有雷电击在这块主石坪上时那些被人挖掘带回的小石块也会跟随着主石坪震动像是与主石坪有着极强的心灵感应一般所以人称为之同心石。至于这块石坪的来历众说不一有人说是天外飞来的神石有人说是当年秦始皇自东海蓬莱仙岛求得这块巨大的神石以万夫之众抬上泰山之顶。当然这跟神话是没有分别的。且不说泰山的山道如何险峻单说以万人之力能否抬起这块石坪还是个问题因为没有人知道它到底埋有多深。

其实在江湖之中还流传着一个传说:当年慧远大师曾在玉皇庙住过一段时间后众弟子以同心石为其做了一个巨大的莲台。后来慧远大师就坐在这同心石的莲台坐化升天留下了不朽之名。更传说在慧远大师坐化升天之前同心石竟呜咽了三天嗡鸣不绝被庙中之人认为是一种奇像只是慧远大师知道自己寿辰将近也就吩咐后事。三天之后慧远大师果然坐化升天那同心石的莲台也便保存在玉皇庙的密室之中莲台之上塑有慧远大师的金身那并不与一众菩萨摆放在一起他只受玉皇庙的历代主持参拜。

江湖也有人说这是慧远大师的遗嘱更盛传一种流言说玉皇庙中的和尚和慧远有极大的关系甚至说慧远大师有可能是当年白莲社的人。不过江湖中人似乎从来都未敢对玉皇庙做任何挑战。第一玉皇庙中全是出家人与世无争;第二是因为敬重慧远大师慧远大师不仅仅是佛门宗师更是江湖中人心中的神。就因为佛、道、魔三宗那一拼将魔门击得四分五裂再也无法为祸武林和天下更创下名传千古的白莲社将正义推上了极端。

白莲社几乎网罗了天下的所有精英。而四十多年前的邪宗和冥宗若非白莲社只怕江湖已经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因此江湖中都极为敬重慧远大师无论是白道还是黑道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

对于玉皇顶之上其实江湖中还有些传说那是烦难大师和不拜天诸人之间所生的事情。不过那究竟是什么事情却没有人知道只知道冥宗曾在玉皇顶上大闹了一场但终还是退了下去这些都只是传说到底是不是真有这么回事却无从查证庙中的僧侣不会告诉任何外人。

有人怀疑庙中住着一位极为可怕的绝世高手当然这些并没有必要去相信也没有必要去对他做出何种解释。江湖人总爱猜测总爱制造谣言这很正常也很普通因此可信也可不信。

慧远大师坐化的那尊同心石莲台就在玉皇顶的密室之中而玉皇顶的密室处于北面与大院相隔有两百步之遥。

此刻密室之中梵音深重檀香缭绕木鱼之声轻响每一下都是那么沉重。

密室之中静坐于莲台之前蒲团上的正是玉皇庙现任主持戒嗔自从老主持尘念圆寂后主持之位就传给了其弟子戒嗔这是一个全心修佛的老和尚。没有人知道他的深浅只知这和尚佛心极高也很少露面。

今日玉皇庙中的小沙弥全都下山了仅留下戒嗔与其四大弟子静参佛心不闻外面之事。

莲台之上慧远大师的神像在缭绕的檀香之中若隐若现。

戒嗔极为清瘦高挺的鼻梁如枪一般标直黄色的僧衣在半披的袈裟里面更显出一种沉稳而枯寂之感。

戒嗔一心向佛毫无杂念但近日来却总似乎感觉魔障隐现那种空灵之境很难保持绝对平静。他也有些不明其因惟有以佛经相诵但这些似乎都无济于事特别是今日自早晨开始魔障频生使他根本就无法真正地安静参禅就连他的四大弟子也清晰地感觉到他的不安。

师父。要不要弟子去前院看看?说话者是戒嗔的大弟子晦明晦明似乎看出了戒嗔无法静心的根源。

戒嗔微微叹了口气停止敲击座前的木鱼低沉地道:数十年来为师只曾有一次如今日一般魔障频生那就是你师祖圆寂之时想不到我苦参数十年佛法依然无法摒弃魔念真有负恩师教诲!

晦明望着师父小心翼翼地问道;会不会跟蔡风小师弟的决斗有关呢?

戒嗔缓缓睁开茫然而空洞的眼睛目光幽深缓缓地道:魔由心生心感天地天地之魔念为七杀受七杀所感才会有魔念入侵为师之心犹未修到通禅境界。说着轻轻一叹又道:为师始终无法悟透你师祖‘无相无我’的大无相禅意真是惭愧!

师父是说小师弟的无相禅意比师父更高?这次说话者是戒嗔的三弟子晦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