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费,购买各种习题册。
这些费用平均每人一个期都要有2-4元左右。一所校少说也有一两千人,一个期下来,校就有二十万到八十万之间的收入。一年有两个期,那么就是四十万到一百六十万之间,这还不算那些数额巨大的赞助费。这些钱足够校日常开支和教师工资用的了。
还有教育制度,现在校教搞的是一套填鸭式教方式,生习就是以考试为主,老师看重的就是生的习成绩。休育课,美术课,音乐课,根本就不让上。这怎么能行。这些课程都是为了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对高尚道德情操的陶冶和培养。时间久了这将打掉一个民族的创造性。我这不是在微言耸听。
看看国内那些少男少女对那些港台歌星影星的追捧吧!如果他们有点音乐知识,还不把那些假嗓子唱歌的人当成偶像!
德国人对这几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次于数化这些我们所谓的主科。举个例子来说明,德国的军事校从二战前就有了一条规定,如果一个他的美术、音乐和体育课程不及格的话,是毕不了业地。因为德国人认为,如果一个指挥官没有艺术修养的话,那么他的指挥将是死板的,没有创造性的。这也是为什么二战时德国人的军事指挥和武器装备能达到那样的高度;横扫个欧洲!
同样的道用在科上也是如此;一个科家,如果他不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那么他只能习别人研究完的东西来仿造。欧美人的科技领先我们,不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勤劳,而是在于他们比我们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来说说我们的高中,职高,中专,大教育。费的事情就不多说了,只比初中小更多。
先说说我们国家最缺的是什么样的人材吧。不是研究生,不是博士生,也不是本科生。而是专业的技术工人!这个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就拿我的罗孚汽车制造厂来说吧。车厂从英国带来的那些工人,他们当中很少有大历的。但他们都受到过良好的技工教育。能够根据生产标准,熟练的操作生产汽车的各种机器。
可是,当我们从国内招一些合格技工的时候,差点没难为死。实在没办法了,只好临时招一些中专和大专生,进行岗前培训了几个月,才免强过关进入到工作岗位。
现在国内经济发展这么快,工商业增长大大超过农业增长,那么我们未来需要的就不再是地里耕种的农民,而是工厂里技术熟练的工人。
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更应该把大专生,中专生,技工的培养重视起来。我记得如意航空航天集团曾向国家买下一套,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工业母机。这套工业母机现在在国际上仍然很先进。当初我们买回来以后,竞然没有熟练的工人操作。闲了好几年才被如意集团买下来,组装起来使用!
这时飞机已经到了西昌机场上空。飞机上的空姐过来醒我们挤好安全带。
黄建国认真的对我说道:东强,你说的都很实际。我把你的话向中央反映地。
我摇头笑了笑。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事情不是三言两语就解决得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