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猎人旅途> 第五章 白家讲堂带来的感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白家讲堂带来的感悟(1 / 2)

棘手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欧阳奋勇也终于放心了。的确如此,就算在问题解决前0-1秒的时间他也是不放心的,反而担心事情会办砸,其他书友正在看:。欧阳奋勇的这种心理状况,在心理学上有个词汇:目标颤抖。不过他不懂什么心理学,只知道他看到事情的成功已成定局了,他才会心安理得。

心事放下了,欧阳奋勇打算在精神上好好地犒劳一下自己,以促进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实际上他本也打算在物质上奢侈一把的,让自己的味觉、触觉等享受一下。不过他考虑到自己距离小康还很遥远,不知道要节衣缩食多久才能达到那等水平。他多想鱼与熊掌兼得呀,但现阶段他只能取一舍一。于是在“早点奔小康”和“享受”之间,他黯然选择了前者,含泪将“享受”念头扼杀于萌芽状态。结果这个决定让鸡的屁少增长了几十块,自己的口袋少输出几十块。为此他很是内疚,埋怨自己自私,舍大我而全小我,没有为国家物质文明建设做贡献。他暗暗发誓明年一定要让鸡的屁多增长几百块,算是对今年鸡的屁的补偿。

只要每个人都能像我一样让鸡的屁多增长几百块,全国这么多人得让鸡的屁多涨多少呀,人多力量大呀。余能有此想法,足够表明我爱国了吧。他抬头望天,一副悠然神往的样子,其实只能看到天花板,但丝毫不影响他的自恋。

对于精神上犒劳自己的方法,欧阳奋勇的决定还是看电视,只不过这次选择的不是电视剧,而是《白家讲堂》、《自然穿奇》、《探死与伐生》等知识性节目。

《白家讲堂》是一套讲座式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它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选材广泛,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等各个方面,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形式多样,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这些特点很对欧阳奋勇的脾胃,因而他深深地喜欢上了它。自从看过一次,以后他一期都不曾落下。

恰好,现在到了《白家讲堂》的播出时间。欧阳奋勇赶紧将频道换到ccav-ten,生怕错过那么一秒。

今天的话题是万历朝的名相、第一权臣张居正,主讲的是号称“张居正死敌”的王世贞的第n代子孙王居正先生。有一句话说的好,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自己,而是你的敌人。据说王世贞死的时候,严令儿孙要记住这血的教训:不知己知彼,就要挨打。为了不再挨打,王世贞的儿孙牢牢记住了这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们代代研究张居正,从他的出生地、名字、经历、死亡等,张居正发出的每一个声音,做出的每一个动作他们都不放过。

在研究张居正的过程,他们对张居正的仇恨值也不断增长。在这么多代的仇恨值累加作用下,作为张居正先生的第n代世仇,王居正先生幼时对张居正的仇恨值就达到了顶峰。

常言说,否极泰来,物极必反。在王居正先生继续他前辈工作的过程中,他突然发现:张居正原来也不是那么坏。他施行一条鞭法,改变了当时极端混乱、严重不均的赋役制度,减轻了农民的不合理赋役负担,限制了胥吏的舞弊,特别是取消了苛重的力差,使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他实行考成法,提高了各级部门的办事效率,而且明确责任,赏罚分明,从而使朝廷发布的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他主导俺答封贡,并在沿边三镇开设马市,与鞑靼进行贸易,巩固了北部边防,保证了边界安宁。张居正实行的这些政策,对当时的社稷是一支强心针,明朝的国祚能够多几十年,实是因为张居正的作为呀。

事实证明,张居正是明朝的大功臣。但是王居正先生就不明白,他为什么一生下来就那么恨张居正呢?这世上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于是王居正先生开始追本溯源,他发现不仅是他,就是他的很多代祖宗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一生下就恨张居正,因为他们在研究张居正的自己的笔记中都记录了这样一句话:我为什么这么恨张居正。至于他们有没有去查原因,就不知道了,因为上面没有记录。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王居正先生在翻阅祖宗文献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大问题:他的始祖王世贞与张居正是同年代的人。他迫切地查阅了关于王世贞与张居正的史籍,了解到二者本有同年之谊,关系也较好,甚至张居正还很欣赏王世贞的才华,曾经准备重用,但是一切的一切都被一个字破坏了:傲。王世贞是文人,而且是当时文坛领袖,且不管那股文人的酸腐气,单只那丝傲气就足以让很多权贵敬而远之,好看的小说:。你暗地里傲一下也无妨,但你偏偏要表现得那么明显,严重到写到奏章上,去讥评时政。这下麻烦就大了,奏章要经过谁,张居正呀,一个准备重用他的人。眼下他老人家当政柄国,你去撩拨他,不是去撞枪口么,典型的寿星佬嫌命长的作风呀。面对这种事情,就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气,轮到了这当朝宰辅,这火气更是n倍儿高,反对自己的又是他比较看重的人,这无疑是火上浇油了。只不过张相国不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