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武装融入大清的新军里面。我们要单独组建一支新军,但是这支新军是被我们控制的。只要太后同意,我们可以为大清扫荡群丑,维护你们皇族的统治。但是你们也要承认我们将来的政权。这样我们才会帮助你们的。”刘东来开始胡说八道起来。
刘东来这么说,其实就是想要真正的兵权。他现在虽然在通过冷凝霜蚕食广西新军。可是广西新军都非常难以蚕食,恐怕到了辛亥革命都无法真正被蚕食干净。可是如果慈禧同意自己组建一支武装,那就大为不同了。一支从头到尾都是自己人组建的武装力量,那对自己是相对于其他蚕食的武装是更忠心的。如果有了一支武装,那将来自己在民国政坛也有了一席之地了。
至于说什么建立一个国家,那个完全是一个废话。刘东来是一个时空倒爷,目前来说还没有建立国家的想法。因为建立国家和成为商人不一样,如果是成为了一个国家的头,那很多事情都要按照国家的方法来行事,反而不像是商人那么自由。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团。不也是在幕后操纵吗?因为一旦走到了前台,那很多事情就无法自由的操作了。
“如果哀家不同意呢?”慈禧问道。
“太后,你有选择吗?满清已经是露出了颓势,恐怕没有我们的钱,财政也支撑不了多久了。甚至。我大胆的猜测,太后为何会如此着急的病急乱投医找到我们?恐怕是太后也看到了这一点,认为满清已经是不太安全了,希望我们能够用钱拉一把。你们没有选择,除了我们,没有人有能力支持你们。列强的钱是不安好心的,他们会逐步的彻底灭亡你们满清。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我们不是要求满清的国土,只是要求满清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一支武装,我们可以在海外建国。而我们的武装,还可以帮助你们皇族维持统治权。从这点来说,我们比那些洋人可信多了。”刘东来非常不客气的说道。
慈禧不由得一愣,他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没有选择了。想要借列强的钱,那是需要抵押的。以慈禧的政治智慧来说,她已经知道了,不能再继续抵押东西了。如果继续抵押,那满清的统治就会彻底不稳。到时候,连国内的那些温和的立宪派都要转而投向革命党。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抵押的刘东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刘东来需要兵权,可是也不是彻底不能够同意,因为他们需要兵权的想法是要在海外建国。
“你们要多少兵权?”慈禧问道。
刘东来伸出了三个手指,表明自己的意思,说:“我们需要三个镇,大概六万人,。”
慈禧心里盘算了一下,如果只是六万人也不是不可以。因为六万人还不足以称霸国内,形成尾大不掉的态势。慈禧一辈子玩政治,当然知道政治在于平衡。现在满清大员里面袁大头的北洋新军彻底垄断了满清的武装力量,满清其实是大国无兵的时候。这个时候,政治平衡就是十分要紧的了。既然袁大头没有对手,那就要扶持一个对手给他。
袁大头的北洋六镇大概也是七八万人,而如果给了刘东来六万人的兵权,那恐怕袁大头也不敢怎么样了。何况,双方都是六七万人的武装,这就形成了一个平衡点。按照一般的政治,越是实力对等,反而越是打不起来的。如果袁大头和这个扶持起来的人都是拥有大概相等的兵权,他们一旦有了矛盾,互相都投鼠忌器的不敢动手。他们都只能请求满清朝廷作为调解的对象,急需满清调解。
其实满清一直都想这么做,扶持一个新的政治势力来和袁大头保持平衡。可是满清已经没有钱了,别人也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组建新军。这个计划没有别的,就是需要钱,可是满清缺少的就是钱。而刘东来这个后似乎来了,让慈禧看到了和袁大头保持平衡的方法。
其实,辛亥革命还有一个爆发的原因就是国内的政治失衡了。倾向于革命的实力太强大,反而满清就被压制了下去。如果一旦刘东来的五六万部队愿意忠于满清,至少是暂时中于满清,那满清还是可以安全的。维持了政治平衡,那那些革命党就没有问题了。只要满清不出昏招,那这个政治平衡就能够继续维持下去。
“让哀家考虑一下吧!”慈溪无可奈何的说。
刘东来也不会逼迫慈禧马上同意,因为这个事关兵权,任何人都不能不小心。任何国家对于兵权都是控制得十分严格的,不会轻易下决定。
李莲英送走了刘东来,回到了慈宁宫问慈禧:“太后,他的野心勃勃啊!那个刘老板到底可不可靠啊!”
“哀家也不知道!他看起来野心勃勃,想要在海外建国!可是他却非常直接的说出来了,看来是不想在国内称王称霸了。可是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没有绝对的,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一旦天下大变,他也有可能起了逐鹿之心。”慈禧说。
“那太后还同意他的要求吗?刘东来可是一个危险的人啊!如果用不好,那大清的江山就要危险了。”李莲英问道。
慈禧闭上眼睛,无可奈何的说:“哀家有选择吗?大清还有选择吗?哀家之前说了,哀家是在赌博啊!哀家赌的就是这个刘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