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说过读书人气死的问题。这是这个时代极现实的问题,不食嗟来之食等等,读书人仍然守着这样的气度,并且以此为豪。
但是也正因为这样,天下读书人少矣。
县中士林派出的尽皆是肩宽膀圆的武者。
读书人与武者参和在一起,这到底是个什么朝代?
许采文皱了下眉,却立即不再去想。什么时代也好,这都与他无关。作为曾经劳心劳力的他,这一世已然没了这样的念头。与他而言,历史便是历史。
既然是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他这么个修士自然没有参与的必要。
比起截教的逆天行事,他既然可以做阐教的顺天应势,又何必去做九死一生的事。他还想多积累一点儿气运,好能推衍修真的法门。
六耳猕猴以六耳神通都偷听了道祖讲道。怎么说,咱也不能连只猴儿都不如吧!不讲道祖,总应找个圣人什么的。就是没有圣人了,也不能遇到修真,却因为缺少气运,错失良机。
这么一群人浩浩荡荡杀向许家村不提。
另一边,老村长家,却也是来了一不速之客。“老七,你怎么来了?”
许七,老村长的弟弟。
乱世出英雄,却更加出武者。当书生的三寸不烂之舌难以阻挡屠杀,门派、武功,便应运而生了。
五胡乱华,显然是给了天下门派大收弟子的好机会。
许七便是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习了武。平日里他都在门派中,很少回村子。
“我为什么回来?我若是再不回来,你们就让人灭门了。”许七说。
“怎么回事?”老村长不明白。
“怎么回事?还不是你干的好事!你为什么要陷害那书生?现在,人家带齐了人马杀回来了。”
“什么?”
当老村长得知了事情经过,更是慌乱。“七弟,你一定要帮帮哥哥。”他再也没有了平日的稳重,对着自家弟弟哀求着。
“怎么帮?”许七是个直肠子,否则他也不会在知道许采文一事后,便急急来报信了。
老村长显然也知晓自己这七弟是个怎么样的人。在他看来,自己这个七弟一点儿也不懂政治。他既然在县城,知道了这事,怎么能跑回来,应当打通关才对。真是白瞎了他武人的身份地位。
但是现在不是说这事的时候,老村长捻着胡子。“既然他如此狠毒,那么也不要怪我们了。七弟,杀了他。”
老村长说别人狠毒,却不知道他现在这样,又何尝不是狠毒?
许七却大惊失色,失声吼道:“二哥,你疯了?”
“怎么?不这一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你还杀不了吗?”七弟的变色,让老村长心中不快,心想:都多大的人了,还这么不稳重。看来,父亲是对的,七弟果然不适合在家。
“书生?二哥,你可知气运?”
“气运。”老村长点头,说,“唉!正是我炎黄气运流失,才受外族欺压。”
“你既知道为何还要去杀他?”
“这有什么关系吗?”
“唉!”许七先是叹了口气,说,“二哥,这是天下秘闻,你不知道我也不怪你。这还是我从师父那听说的。师父说,这世界万事万物皆由气运主宰,气运足,则万事畅。气运缺,则万事皆休。吾师后天巅峰久矣,但是正因为气运不足,每次冲击先天,都会为世界打落下来。”
仅仅是叙述,许七便后怕不已。
因为他师父不是没有冲上先天,相反,他冲上去了。但是很快,他师父便会从先天落下,身受重伤。
问师父发生了什么事。师父也说不清,只觉得为人打伤了似的,却看不到任何的人影。一身伤势至少要养上半年,养好了伤,先天也已落回后天。
这是只有先天武者知道的天地秘辛,许七的师父若非机缘巧合有了冲击先天的实力,这秘辛他是不会知道的。
但是正因为知道了,他们这样的武者才更加明白天道之威,也才会有他们与读书人的和平共处。
“这又如何?他许采文不过是一童生,又有什么气运?”老村长还是不愿放过许采文。
“童生?”许七气乐了,说,“你去看一看,他以一己之力激起一城景从。这是什么?这是气运,至少的一城气运。二哥,不要再想着村长之位了,这是我许家的机缘。他毕竟也是姓许的,只要他的气运庇护我许氏一族,不要说村长,就是一城之守,也并非不可能。而我,也有可能成为先天武者。”
“嘶-”老村长倒吸一口凉气,沉思了。村长大,还是县令大,他还是分的清的。
至于什么先天武者,他了解不多,但是他却知道先天武者很强,据说冉闵天王之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便是他手下有一支先天武者军队。
这就足够了。胡人杀我们,如屠鸡宰羊,冉天王杀他们也如屠鸡宰羊,这比什么都更有说服力。
只不过他还需要别人推上一把,他问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