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卡在聊斋> 第26章、闹官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闹官 二(1 / 2)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

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

轻轻地吟诵,出现在青楼雅阁。

青楼并不是晚上才营业的妓寨。

妓寨做的是皮肉生意,青楼则高雅许多。谈古论今,吟诗作画……这是文人娱乐

的场面,是才貌并重的地方。

“仙芝,这真是那人做的?”一秀才打扮的书生问着。

为称仙芝的,一身袍子浆洗的发白,头上见汗,说:“世兄,这自然是真的。外

面都在传。”

“好!”秀才放弃花酒,起身道,“绝唱,千古绝唱!如此才子,如此文采,吾

等当为国留才,为华夏留贤。”

一首正气歌简直是唱入了他们的骨子里。这是华夏的正义,是经历五胡乱华,遍

体鳞伤的华夏饥渴的正义。

“公子。”

“情儿姑娘,此等贤才蒙冤,吾等读书人怎可放任不管?”

“不!公子言重了。情儿不才,虽出身低下,却也是知圣人微言大义之人,愿携

青楼姐妹以助声势。”

好家伙!玩大发了!

死去的许采文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朝代。毕竟五胡乱华时,朝代更替极快,就是

你去卖力打听。也许远方的国家,在国名传到耳中时,这国说不定便已经亡了。

当然,就是知道了五胡乱华,许采文也没有办法准确地评估这个时代。

诸胡逆乱中原已数十年今我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暴胡欺辱汉家数十

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

胡匡复汉家基业屠戮胡狗为天下汉人义之所在冉闵不才受命于天道特以此兆告

天下……

这是冉天王的诛胡令。

到西晋时期,胡人已经遍布北方各地,关中地区尤其众多。当时人江统在其著名

的《徙戎论》中惊呼,“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五胡乱华之

前,北方迁入中原的胡人已高达数百万,很多地方超过了当地汉人人口。五胡乱华

时期,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卑迁入中原。

晋纪》《晋书》记录当时永嘉丧乱,中原士族十不存一。

唐编《晋书》卷65《王导传》据说:“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

七。”。这就是说,南迁的人超过了半数。

留在北方的人命运很悲惨。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

如《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煌”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

屠杀记录,屠杀在数个州开展)

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残留的汉人,为了免于屠杀,纷纷筑堡自卫,与胡人对抗。但这并不意味着

一些人认为的“坞堡遍地都是”,当时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里才有一个。

按鸣沙屈出土的《鸣沙石室佚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

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由此推测当时北方的

汉人最多不过四百万左右。

遥想当年,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人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冉闵

当时的政策是顺应民意的,代表了最广大被侵略中原人民的意愿。并非冉闵有心挑

拨,而是当时的民族矛盾确实无法调和。纵观四大文明古国:、文明在战乱中衰弱

了;入侵印度的蛮族部落把创造古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列为种姓制度中最低层的贱民

当作奴隶一样的驱使至今;五胡乱华之时,当创造古中国文明的人们面对相似的窘

境时,有一个冉闵站了出来,他昭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号令所到,民皆

响应,汉军威武,胡寇散溃,九州大地终复炎黄本色,我族免于重蹈他人覆辙,中

华文明的主体得以延绵。

岳飞、文天祥,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人物,冉闵对汉民族的功绩应在二人之上。山

中青山岁岁青,世上繁华一千年。千年前这片土地上的民族矛盾不可调和,但时间

融合了一切,今日的中国,我们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和谐大家庭。但如果没有冉闵,

被同化的可能就是汉族,而不是五胡。当昔日激烈的战事变为今日尘封的历史,古

人的豪情荡漾在今日的心间,涌起异样而复杂的感触。

然则,华夏以成败论英雄,由于历史大环境的局限,特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