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三国之封禅传奇> 第1章 兵出阳平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兵出阳平关(2 / 3)

在萌芽中消除,否则自己在前面作战,被人从后面搞破坏,那可真是郁闷之极,而且自己的身份又很敏感,比诸葛亮更容易搞出动静来,只可惜此人一直未曾出现,刘封也就只好拜托马谡了,只推说是自己幼年的一个仇家,只要发现便押到大牢当中,等自己回来之后再做处理!

诸葛亮共带了大军十五万陆续向汉中开进!

到达汉中的时候,哨马和回报曹睿已经将司马懿解甲归田,由曹休镇守长安!

大军修整三日,诸葛亮命赵云为中军都督,徐明为副参军,张苞、赵统、李燕为先锋,马岱为运粮领兵使,吕翔、吕旷兄弟为副将,孟达和王平等将也随军听听候调遣,邓芝和剩余汉中官员负责留守!

刘封说道:“我军与东吴共同约定北伐中原,如今东吴尚未发兵,可否等些时日?我们可乘此拿下上庸,打通与荆州之间的联络!”

诸葛亮摇头道:“尚尹此言差矣,兵贵神速,如今司马懿好不容易被调离长安,所以要乘此机会拿下陇右,否则曹军被事态所迫,定然又要起用司马,只怕那时候便没有如此简单了!再者上庸固然阻隔汉中和荆州的联络,但却仅限于粮草运输和兵马调动,哨马却可自由往来!如今北伐之日,荆州也需要戒备,两地无需资源调动,所以上庸的阻碍作用也不大!”诸葛亮顿了一下又说道:“上庸远离汉中,又近宛城、新野等地,若我军拿下上庸,还需派大将重兵把守,无端分散我军实力罢了!正如曹操所说,上庸于我军,乃是鸡肋之城也!”

刘封一听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忙说道:“老师说得极是,封领教了!”

诸葛亮笑道:“我们将上庸留给曹军,此地对于其来说既可防止汉中兵力进攻中原,又能与新野成掎角之势,防止襄阳关将军攻伐,所以上庸的兵力也是未敢轻动,只需在汉中通往上庸的路上屯一支三千人马的兵力便可无后顾之忧!”

赵云闻言答道:“丞相所言极是,自从二将军拿下荆州之后,上庸便不敢再轻易出兵,!”

正在讨论的时候,突然探马来报:“曹睿遣驸马夏侯楙,调关中诸路军马二十万,前来拒敌!”

诸葛亮点点头,对张苞吩咐道:“命你与赵统、李二人率精兵五千,徐明为随军参赞,前军出阳平关,于路迎敌!”

四人大喜,领命而去!

魏延也出列说道:“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兵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刘封想魏延这家伙还真是如历史上那样的冒险家,不过却不符合诸葛亮的作战计划!

果然诸葛亮闻言笑道:“此非万全之计也。文长难道觉得曹魏便没有利害之人吗?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我军锐气。决不可用!”

刘封想到历史上魏延后来便以此为恨,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还是有可行性的,邓艾偷渡阴平便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嘛!想到这里不禁看了列在一旁的邓艾!

邓艾发现刘封似笑非笑的突然扫了自己一眼,顿时心中有些不自在!正在猜测的时候见刘封出列说道:“老师,我看文长此计却不妨一试!”

诸葛亮没想到刘封会支持魏延,便说道:“我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拿下长安指日可待。何须冒险?”

刘封答道:“老师所言不差,但如此一来便旷日持久,耗费的兵力也不可预计,若是文长真能从子午谷偷袭成功,纵使不能拿下长安,也必定让夏侯懋大军慌乱,首尾不能相顾,我们再从正面追杀,渭水以西,便可一举拿下!”他看诸葛亮还在皱眉犹豫当中,又说道:“如今我军共有精兵二十五万,将领无数,就算让文长将军率领五千兵马,也无伤大军出征,聊胜于无,何不一试?”

诸葛亮有沉思了一阵,才叹口气道:“罢了,也许是我真的太过谨慎了,尚尹用兵,一向以奇险取胜,也许真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不过此事关系重大,要做好隐蔽,不可过早让曹兵发现,我看文长一人太过冒险,众将还有谁愿与文长同行?”

话音未落,便见邓艾出列答道:“末将愿往!”

诸葛亮对邓艾其实也一直很器重,尤其是行兵打仗,私下对刘封说此人将来不可限量,要好好重用!此时见邓艾出列,无形中又增加了几分信心,于是起身说道:“若有士载同行,此战把握便更加了几分。”说到这里诸葛亮正色道:“魏延、邓艾听令!”

魏延见诸葛亮同意自己的看法,对刘封投去感激的一眼,出列大声道:“末将在!”

诸葛亮拿出令箭吩咐道:“令你二人率无当飞军三千,精骑两千,从子午谷出发袭取长安,路上二人要商议行事,不可轻进!”

魏延和邓艾听到诸葛亮将最精锐的无当飞军分拨给他们,心中更是激动,马上跪地答道:“定不负丞相厚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