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邪少雅痞> 第十二节 做好事一定要留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节 做好事一定要留名(1 / 2)

庞校长把那个文件夹放在讲台上,打开来,先从里面拿出一本大红色硬皮证书,翻开,把内页展示给台下的学生们看。

这是什么东东?好像真的是个获奖证书啊!看来无耻的庞晓吉还没有无耻到当场给韩铁画个好人证的程度,而是早就准备好了。

“这个是去年韩铁获得‘感动河洛好少年’荣誉时获颁的证书,评奖机构给他的评语是:他拖着病弱之躯两年多如一日独自无微不至悉心照顾卧床不起的师父,其一片纯孝之心值得表彰。我记得当时学校还为此在大门口悬挂过条幅。”庞晓吉两手握着证书的两端转着圈儿让大家伙看。

庞校长这么一说,很多人都想了起来,还真有这么回事。

“一个有孝心的人必然有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你们同意我这个观点吗?”庞晓吉笑眯眯地问。

“校长说得对。”教导处长钱金山道。

“百善孝为先,懂得尽孝已足以说明一个人的善良品性。”保卫处处长刘新民也道。

教室里的学生都保持着沉默,没有人出声附和,有人说重点中学的学生情商普遍偏低,为人自私冷漠,这说法也是有点道理的。但跟庞晓吉一块进来的几个领导却不能如此,纷纷出言表示赞同与支持。

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我不敢苟同!”却是李翔又跳了出来,他这是横下一条心跟校长唱反调到底了,他觉得只有如此才能洗脱自己刚被打脸的耻辱。敢跟庞晓吉这么唱对台戏会让不少学生认为他有血性,是个爷们。

庞晓吉笑着冲他点头:“那你说说自己的看法。”

李翔就开始滔滔不绝地长篇大论:“历史上有不少非常出名的大孝子,他们同时也是遗臭万年、作恶多端的大坏蛋,封建社会以忠孝立国,有多少杀戮成性的历史人物,对他们的父母却也是极有孝心的,比如说曹操,他有这么两句诗描述曾经繁荣的中原地带:‘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但这样的凄惨场景是怎么产生的呢?是曹操的军队用屠刀杀出来的,史载,曹军与敌对军队开战,在骑兵冲锋前,多会把掳掠来的平民百姓当作炮灰驱赶着消耗敌人的锐气,一场战争打完,那片地域的平民百姓就可能死光光了。曹操对政敌对所有的反对者都极是心狠手辣,那一句‘宁愿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多么丧心病狂,但他对自己父母的孝顺在历史上也是被作为典范广为宣扬的。”

“你的例子不太恰当,曹操以及许多反面历史名人,且不说历史评价褒贬不一,还存在很大分歧,关键的一点是:他们倡导忠孝,且以身作则,就是为了向自己的下属臣僚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是在利用忠孝思想维持自己的统治。他们是不是真的纯孝,那得有危急艰难的时刻去考验,汉高祖刘邦没有经受住考验,项羽要把他爹杀了烹一锅人肉汤喝,他居然说汤熬好了分他一碗喝,你说这还算个人吗?曹操是不是真的孝顺,咱们现在怎么争都争不出来个结果的,因为他没遇到刘邦那样的考验时刻。”

庞晓吉顿了顿接着说道:“但韩铁能三年如一日守着个跟他并没有血脉传承的老人,将他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把他照顾得面面俱到,能让他安然渡过生命的最后几年,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是很考验一个人的心志、品质和道德风尚的,你认为我说得对吗?我这里补充一点,希望韩铁同学不要在意,他的情况可能大多数同学都不知道,他是个弃儿,是被玉乳峰上隐居修行的一个老道士名叫叶道孤的捡到养大的,从小就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

教室里一片“哗“然,原来韩铁有着如此凄惨叵测的身世。但有限的看到他的时间里,很多人真没有感觉到他活得有多么悲惨,相反,他总是快快乐乐,高高兴兴的,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

我靠!难不成以后我要在人们同情的目光下活着了吗?看见有几个同学向他投来怜悯的眼神,韩铁很是郁闷。对于早已看透了生死本质的他来说,过往十八年的人生真心算不得苦难,他甘之若饴。

更郁闷的是,自己被再一次当作孝悌的典范给拎了出来。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吧?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他认为悉心照顾叶道孤不过是偿还恩情罢了。

但他却没有想过,这个世界上,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能做到他这样的人,真心不算太多。

“庞校长,本市十多年前发生过一件十分凶残恐怖的连环杀人案,凶犯崔成勇在半年的时间内犯下抢劫杀人凶案十一起,一共杀了十三个人,多为女人、老人,案子告破后,记者对崔成勇进行了深入的采访,结果发现,崔成勇之所以要抢劫杀人,是为了给他患了绝症的母亲筹措医疗费;新闻上说,街坊四邻都说崔是个非常孝顺的人,与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百依百顺。这件事您还有印象吗?”李翔不动声色地讲道。

李翔提起这个例子,就是要证明,孝敬父母,对父母好,不见得就一定会爱他人,对其他的人们没有危害,相反,在爱的驱使下,他们有时候也会做许多残忍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