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神农劫> 第53章 :难以释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章 :难以释怀(1 / 2)

何再铸无奈地一笑,道:“当初一时糊涂,让你们见笑了。”

边上李华梅却疑惑道:“何大哥,你们不是被南京的陈知府关起来了吗?怎么又反过来带这么多兵来救我们?”

李华梅的疑惑,正是罗暂的疑惑,难不成是陈知府良心发现?他用目光询问何再铸和邓子龙。

邓子龙笑而不语,只是看着何再铸。何再铸摆摆手,道:“此事说来话长,我们以后有空再聊……”

罗暂一想也对,有些事情,或者说有些后台的交易,是不能让许多人知道的。鬼知道这个何再铸为了脱身,使出了什么手段呢?再说,眼前最要紧的,自然是打扫战场,收拾残局。

邓子龙不愧是个名将,他治军严明,一声令下,手下两千人马开始干活。打扫战场的活儿,总比打仗要轻松愉快。但所有的战利品,士兵们丝毫不敢私匿,日上三竿之时,城门口堆满了众多物什,最多的是东洋倭刀,竟然堆得有小山高。而倭寇的几个营寨早已没人,因为他们的主人九成九已经埋在了地下,侥幸逃出升天的,都恨不得爷娘多生几条腿,哪还顾得上收拾包裹。于是,杭州城的府库之中,金银珠宝多了整整十箱,而各种名刀利器也有五十余把。

罗暂的长剑早已砍得变成卷起的废铁,经邓将军点头,他前往府库中选一把宝剑。

东洋鬼子的倭刀,其实也很锋利,可惜,此刀再好,罗暂也不看一眼,因为看了就令他徒添怒火。倒是有几把长剑,也许是倭寇们抢掠过来的,此时静静地躺在那里。

忽得,罗暂眼前一亮,墙角落里,一把没有剑鞘的长剑默默地靠在那里,此剑剑刃长四尺有余,柄长也约有七寸,最奇怪的是它的宽度,竟有五寸来宽,远远超过了寻常的剑。这剑虽然浑身黑黑的,看上去毫无光华,但罗暂一看却是心中激荡。

“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本草纲木》的开篇涌上心头。罗暂下意识地心中一跳:这定是把好剑。至少是属于他罗暂的好剑,因为这把剑似乎在冥冥之中等待着罗暂。

这种感觉,非常的奇妙。

一把举起此剑,罗暂的第一感觉:沉重。于是用两只手,似乎轻松了不少,凌空一挥,剑在空中发出喜悦的呻吟之声。对面墙上,却多出了一道白痕。

剑气纵横,掠人心胆!

罗暂喜不胜收,再次仔细打量此剑,剑柄上却是刻着两个古字,有些眼熟,却终究不能识别。

倒提长剑,罗暂赶往家中。一路上,许多百姓帮着士兵正在清理街道。百姓们看到罗暂,都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罗暂一开始还上前一一扶起,后来一看实在没办法了,干脆施展轻功,逃也似地赶回罗府。

罗善的伤已无大碍,眼下,他正坐在厅堂正座,与邓子龙、林书海、杨希恩等人喝茶,何再铸自认是邓子龙的故交,竟也大大咧咧在坐在邓子龙旁边。主座的两侧,还有刘贤、刘雄、李华梅等人敬陪末座,他们聊的自然是昨晚各自的经历。

罗善和杨希恩者是长辈,邓子龙也将近四旬,而且是堂堂一州守备,对平民来说更是身份尊贵,但他们一见罗暂,竟都站起身来。

杨希恩开怀大笑道:“哈哈,我们的英雄回来了!你可知道,昨天当你下令弓箭手准备时,我差点要一掌毙了你!”

罗暂不安地看着自己的父亲,心中顿生不安。此前,大战的紧张令他无暇去回顾那最危急之时,自己铤而走险的一招。如今旧事重提,心里忽如刀绞。

“当”的一声,手中重剑往地上一落,罗暂早已重重地跪在罗善面前,哽咽道:“爹,孩儿不孝。但那一刻,我别无选择……”

罗善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步走到儿子跟前,慢慢地将他扶起,郑重道:“暂儿,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既要尽忠,又要尽孝,太难了……”

罗暂低头不语。

“但是,”罗善话锋一转,也哽咽道,“但是,你做到了!你这是大忠,大孝!”

那嘉兴知府林书海听了,也不禁忍不住道:“罗公子,自从在嘉兴的路途中相识,见识了你的才干,的确是非常佩服!大丈夫,又何必为未曾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

邓子龙也哈哈一笑,上前道:“好啦好啦。罗兄弟,我们刚才就在谈这件事。老实说,听了以后,我不仅仅是佩服你,更是深深地敬重你了。我想,假如换作我是你,我能做的就只有两件事:要么放下武器,要么眼睁睁地看着老父丧命。天底下,能做成这件事的,恐怕你是第一人!非大智大勇、大忠大孝之人,又怎能做到!”

邓子龙对罗暂的称呼,从初次见面的“罗公子”,转到“罗少侠”,现在又变成了“罗兄弟”,由此可见他对罗暂的喜爱之情。

经此劝慰,罗暂心结渐渐打通,他谦虚道:“邓将军谬赞了,还多亏了徐顺和吴一奇两位兄弟拼死相救,否则我只能坐以待毙了。”

邓子龙明显不悦道:“你称他们为兄弟,为何还叫我将军,太见外了!”

“这……”罗暂面容一滞,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