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日报凭借着英雄志,直接遍布了香港大街小巷,成为了众人追捧的报纸,一时间无论是销量还是影响力都已经在香港群狼环视的传媒业中突围,现在在所有人眼里,它已不再是那个当初的东方日报了,他们出了对宫宇手段的认可以外,还开始警惕起了这个年仅20岁的青年。
连载了五天之后,东方日报迅速推出英雄志的单行本,分为售价23元港币的简装本还有33元港币的精装本两种,分别印制了10万册,结果一上市短短三天内就被抢购一空,以至于不得不东方日报再次出版10w册,恐怖的销量和蜂拥而至的广告收入使东方日报一个星期收获了3000W港币收入,以至于东方日报的股价一路狂涨,本来宫宇就悄悄地收购了一部分的股票使自己的股份达到了76%之多,由于股票狂涨,东方报业集团的市值甚至连翻10倍,达到了16亿之多,但其实这还是算少的了,像星岛报业传媒集团的市值在1980年就已经达到了80亿之多,明报传媒集团也有50亿之多。曾经的香港私营第一大报纸沦落至此真是让人不甚唏嘘啊!宫宇收购东方报业股份不过花了一亿不到的港币,如今却收获了12亿的市值,成为香港位数不多的十亿大亨(不计算香港以外的财产!),这次的收购已经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足以让人铭记了。
“宫宇——全港最年轻的十亿富豪!”这是星岛日报的头条标题,上面详细描述了宫宇收购东方日报,使其起死回生,身价也借此突飞猛进,绝对是香港最多金的青年才俊之一,而且通过其照片可以看出他的相貌也是不凡!
这则新闻出来后,香港仿佛瞬间被投入了一枚炸弹,全港人民都开始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但是很可惜,由于他的深居简出让他再没有其他消息传出。
而此时他正在同几个总编商讨,下一步计划。“现在我们的销量已经开始上升了,我们还需要通过再提升一下其他的新闻质量,等到英雄志连载完后,我们在接着这个机会举办一个‘谁是下一本英雄志’全港征文活动,来搭建一个完善的武侠平台,同时最高奖金就定为一百万好了!还有英雄志的海外发售和出版的公司你们也要选好,知道了吗!还有我准备将东方日报办成一个内容包罗万有,读者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除香港、两岸及世界新闻信息外,更有产经、娱乐、体育、波经、马经、副刊,名家云集的「龙门阵」,针砭时弊的「正论」及「功夫茶」,为读者吐尽不快,是一份全面、全知、跨时代及跨地域的报章。我们应该秉承「求精、求真、求快」的精神,《东方日报》报道必须全面翔实,并要拥有庞大及设备先进的采访队伍,在全球各地包括美、英、法、澳主要城市驻有特派记者,并在中国内地设立驻京、沪办事处,采访站遍及全球,廿四小时全天候为读者送上最快、最充实及最准确的信息。”宫宇缓缓地吐出了他对东方日报的野心。
“如今我们的报纸已经达到了25W次的日销量,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跟进一步,而且公司的编辑部门还有记者部门也要不断而且有序的扩张,直到它成为全港最大的,最好的,最快的报纸为止!”宫宇吐了口气,继续说道,“现在我们只需要完成对全港的扩张就可以了,你们需要尽快拿出一个扩张的计划出来,我准备在增加两个总编,李友朋(第十一章的那个主编)还有苏州!你们五个人手下的主编必须要达到25人,然后记者队伍也要扩大!”
宫宇迅速下达了指令之后,就开始做甩手掌柜了,只把握住大致方向,然后让手下人去做了。
这几天他正在筹备一个大事,首先他约见了亚洲电视台的现任掌权人邱得根,没错他正是想要收购亚视!
1949年,英国丽的呼声在香港设立分公司,并在1957年正式推出电视服务,改名为“香港丽的映声”。
当时而言,丽的映声是香港及远东地区第一家电视台,揭开了香港电视广播历史性的一页。但在那个时候,“丽的”可不是做免费电视台的,而是以收费的方式提供服务,成立初期的时候就向每个用户收取25港元的月费。
当然,那个时候的电视广播技术落后,成本大,也是丽的成为收费电视台的主要原因。是卖方市场,很大程度上是为上流社会人群服务的。
1973年,丽的映声改名为“丽的电视”;1982年,以经营电影院线起家的邱得根透过旗下远东集团向“丽的电视”注资一亿港元,取得了“丽的电视”的经营权,并改名为“亚洲电视”,同时换台徽。
由此,在全球华人印象中大名鼎鼎的亚洲电视台来到了世人的面前。
原本是空中,从邱得根开始,亚洲电视台的发展无疑是一日千里的,拍摄了大量深入人心的电视剧,影响波及全球华人世界,在内地央视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和tvb并称是华人世界具影响力的两大电视台。
之后,亚洲电视台又经历了林百欣时代,到了一个高峰;但在之后的黄保欣时代、陈永棋时代以及查懋声时代,亚洲电视台却在走下坡路了,并且越来越沉沦下去,甚至都到了宫宇重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