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亮了半边的天幕,雨幕在火光的映照下也变成了金黄色。
“拦住那些探路箭!”旁边有掌门大喊道。
但是并没有人执行,此时苏寒才是发号施令的主导,经过了不久前的一场大胜,现在苏寒在这支军队之中基本上可以做到令行禁止了。
他道:“拦住它们!”
然后他才去问那位说话的掌门,“李掌门,探路箭是什么?”
“那是用来探看敌营情况的,在大规模的作战中,阵法会强烈干扰神识的抵抗,而这些探路箭以特殊的阵法制作,可以飞出上万里,每道探路箭都有人操控,通过这些探路箭,敌人便能看到我们这边的一举一动,所有的布置。”
苏寒的“无知”并未引得人们的不悦或者小觑,反而他这般谦虚问询。更是为他在这些掌门心目中赢的了不耻下问的好评。
虽然一众修士拼命阻挡,但是这些探路箭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而且有人操控之时,轨迹更是鬼魅无比,尽管九成九的探路箭都被拦截了下来,可仍然有至少三千支探路箭突破了海岸线的防护,往内陆而去。
“嗖!”
尖锐的破空声中,一道箭矢疾速坠落而下,深深插在了苏寒的身前。
苏寒淡淡地看了一眼,不屑地笑了笑。道:“苏寒在此恭候,请杜掌教不吝指教。”
说完,他心念一动,箭矢便被焚为灰烬。
他抬头看着对面。
雨停了,云开雾散,一轮淡紫色的皎月悬挂天穹。
海面上起了薄薄的雾,将数百里外那看不到边际的大军给遮蔽在朦胧之中。
便在此时——
“呜——”
随着一声沉闷却可以传出千里之远的号角声,洋面上的大军动了。
苏寒等人也离开了海岸线,往内陆撤去。
依然是如碧湘军入侵时的节奏一样。队伍以舰船上的雷火对登陆区域进行了清理。
联军有序撤离,将深达千里,宽达三千里的陆地让给了对方。
先头部队快速登陆,战船次第排列。继续向着陆地的深处进行火力覆盖,而上百万的修士开始在陆地上修建大大小小的道营。
“他们没有停。”旁边的一位掌门道,“看来是打算一口气把我们赶下海了,这样虽然仓促一点。损失或许会大一点,但碧湘军的前车之鉴把他们打怕了。”
“接着退。”苏寒说。
联军继续撤退。
就在这个时候,杜惜秋传讯道:“苏寒。北面有人入侵。”
“北面的三块陆地都失守了吗?”苏寒问。
“恐怕他们没有去管那些人,直接杀了过来。”杜惜秋道。
“希望百里姑娘可以给我一个惊喜。”苏寒说。
他手头可以用的和可以信任的人,说实话,其实并不多。
再加上杜惜秋与百里慕双本都是有本事的人,所以苏寒一来就对她们委以重任,杜惜秋负责看护土耳其大陆的北面,而百里慕双则是北面三块大陆,西面东面各两块大陆那两百万人的统军之人——这是杜惜秋极力推荐的。
现在,苏寒只希望百里慕双可以发挥好作用,在适当的时候出击,给予这些轻视她的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正面战场开始节节败退,北面也被敌人侵入,眼前的战局一时间显得十分不利。
苏寒在控制着,不让正面战场上真正爆发大规模的短兵相接,现阶段而言,一旦控制不住,让两边的军队纠缠在一起,那么这场战役的结局也便相当于确定了下来。
因为正常对上的话,诡计的作用将变得微乎其微,真正决定战役胜负的,将变成敌我双方军队的精锐程度,以及统帅对于战局的把握——可当双方实力差距过大的时候,后者的作用也将大大减小。
这都是苏慎在星盟建立与扩张的漫长岁月中积累下来的经验,现在,他凭借着这种经验,勉强控制着这支数百万人马的大军有序地后撤。
苏寒一直位于队伍的最末端,他的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持续推进着的敌军。他急切需要找到敌人的弱点,并且是足以致命的弱点。
但是对方的统军之人明显也深谙排兵布阵之道,两百万的队伍分成十波滚动推进,三队舰队轮流上阵,保证着队伍在推进过程中,一大半的人是保持着严整的队形。
“有些难办。”苏寒心中思忖着。
“北面的敌人已经被打退了。”这个时候杜惜秋传讯过来。
原来在北面被侵入的时候,百里慕双集结兵力,对敌人的后背进行了突袭,敌人迫于压力,只能收兵往东而去,又被打了个小伏击。
或许是苏寒早间对碧湘军的作战影响的缘故,这些人在出了状况后立即无心恋战,这也是为什么百里慕双的突袭起到这么大的效果的原因。
转眼前,正面战场的后退已经推进了一万里,而在一些追得快的地方,已经开始了小规模的战斗。但是在正面战场全面撤退的情况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