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好几个国家呐,所以,绝不会有领土等利益冲突。因为两国差异大,所以,中间的贸易空间也大,并且可以将合作不局限于仅仅在商贸上,微臣不才,如果朝廷有此打算,微臣可略尽棉薄之力。另,与拂菻国使者同来的大石及大辽,它们的情况就不同了,大石与我们还不接壤,所以,没有直接冲突,但距离比拂菻国近多了,可能会有点间接的利益冲突;而大辽则就在我们身旁。所以,尽快的与拂菻国建立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双边关系很有必要,也非常重要。如果我们的步伐慢了,人家就走我们前面去了,这样一来,一个远方的朋友就可能转化为近敌的有力的支撑者,所以,皇上,外交无小事,木木愿为皇上鞍前马后,尽心尽力。东方一号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为皇上的赐名圈上光彩夺目的注解和附录。”
皇帝看了眼王木木,说:“木木,你对这拂菻国还了解多少?说来听听。”
王木木知道在自已的前世,对于拂菻国是否就是“大秦国”,是否就是“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等,意见并不很统一。想想,从众吧,听白度大婶的吧:“启禀皇上,据微臣所知,华夏诸朝,汉唐最盛,唐更甚之。“拂菻”与唐早有通聘,贞观十七年(643年)拂菻王波多力遣使献赤玻璃、绿金精等物。太宗降玺书答慰,赐以绫绮焉。后,拂菻向唐遣使前后七次,曾献狮子、羚羊、方物和遣大德僧朝等。
皇上,拂菻国的前世今身是这样的,在我朝极西之处,在距今1100多年前,有一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395年),前朝称其为‘大秦’、‘扶菻’。后该国在公元286年分为东西两部份,即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后者又称为拜占庭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于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一直延续至今。
拂菻国的文化和语言大多数是希腊的,军事上与古罗马大相径庭,在罗马分裂为东西罗马之后,西罗马继承了古罗马的步兵方阵的战斗方式,而东罗马则开始尝试着以重骑兵代替步兵作为战斗主力。
强大的东罗马也有自已的麻烦,在他们的东面,在我们的西面,近几百年来正有一股新兴的阿拉伯势力在崛起。唐贞观十七年时的拂菻遣使就是拂菻国皇帝希拉克略想来联合大唐共同夹击正在征服伊朗高原的阿拉伯势力。后多次遣使,除另有新帝即位的互贺、友好关系的申明等,其远交近攻的意图大致没变。今,距拂菻频繁使唐虽已去近340年,实是东欧西亚隐患依旧。微臣估计,大约十数年后,那地会暴发一次持续近200年的战争(十字军九次东征:1096~1291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近200年的战争,祸起今日矣。
拂菻国的帝王体系至今已为第八代,现在的国王是杜卡斯王朝在1078年即位的皇帝尼塞福鲁斯三世。此次拂菻国的使者遣宋,有本王与你新交意,有继续友好的表情意,有结盟拒敌的联络意,有放眼世界的寻友意。臣猜度,因中华大地,自汉唐以来,也是风雨交加、战乱不停的。那千里之遥的拂菻的当权者想看看自已祖宗意欲结交的东方朋友的真面目,所以,也就有了今天对方的比艺之请。
皇上,拂菻国甚大,它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君主专制国家。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北非地中海沿岸。还有,一定要注意的是它的国土概念与我们的概念大异。我们汉人说的汉、唐,直至今天的宋,说的国土都是指陆地面积,不大关心海洋的权益。而拂菻国它的国土把地中海几乎是能团团围住,视作是自已的禁脔。所以,它们的陆地面积和疆域大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皇上,在唐天宝年间,为汉之鼎盛期,是当时世界上最令人尊敬的强国。而几乎在同一时期,中东的阿拉伯人也在迅速崛起。自穆罕默德先知和四大正统哈里发以来,穆斯林已经控制了亚述人、波斯人和罗马人想都没敢想过的辽阔版图,从阿拉伯半岛上的几个部落扩张成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空前帝国,向西占领了整个北非和西班牙,向东则把整个西亚和大半个中亚揽入囊中。阿拉伯帝国成为中国、吐蕃之外影响西域的另一极强力量。
对汉民族而言,中原江南以外的‘蛮荒之地’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因为这些土地不能大面积种植农作物;而汉族的‘扩张’多是因为不堪周边民族为争夺过去属于自己的领土而进行的屠杀、劫掠和骚扰,出于稳定本国疆土、以绝后患的目的才大举兴兵。
阿拉伯帝国由于地理上的巨大优势,再加上唐军主力这个时期在青海与吐蕃国大打出手,无暇顾及西域,阿拉伯的影响力慢慢地体现出来,西域诸国原本大多信奉佛教等自己的传统宗教,对伊斯兰文化的东进感到不安,更畏惧彪悍的穆斯林战士,于是不少国家向唐朝求援。起初唐朝并不以为意,直到‘石国事件’的发生,才把战火燃烧起来。
公元750年,唐朝统治者以西域藩国石国‘无番臣礼’为由,由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领兵征讨,石国请求投降,高仙芝允诺和好。不久高仙芝违背承诺,攻占并血洗石国城池,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