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代表捧着大家的作业走进了教室,在每一门课之前,课代表都要去任课老师那里要会我们上次的作业,这已经是她习惯的事了。
她是按着顺序分发作业本,不过在发到最后一排的时候,和我一排的同学都拿到自己的作业本了,唯独我的没有。
课表代坐的地方有些乱,有几个人拿着什么东西在议论着,等到李春芳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这阵躁动才平息下去。
然后李春芳折返到我的座位前,“吴昊,这是你的信和作业。”
作业没什么问题,我的同桌和我是一样的,他刚刚感谢过我,在我的“帮助”下,他的作业本上很久没有出现叉号了,不过我想教室前面的那阵小骚乱应该是我引起的。
“信?”我疑问到,一般的信都是班长去拿的,这封信怎么会到李春芳的手里呢?
一封与众不同的信封出现在我眼前,这不是我们国家的信封,原文都是英文,最上面是有人翻译的汉字,淮安市涟水县中高中一班吴昊,这个似乎是我们英语老师的笔迹。
“是陈老师让我转交给你的。”李春芳回答到。
我有些心事地接过信和作业本,怪不得这些天来我一直在收发室侯着却没有等到这封信呢,原来不知什么时候它到了英语老师的手里,想来满是英文的信封收发室的老太太看不懂,转到了英语教研室里,被我们英语老师接收到了。
本来这件事情我是不想让同学们知道的,出一定的风头可以,但是我不希望是这件事上,估计这封英文信,是许多人见到的第一封外国信吧,也难怪有人会惊叫出声来,物以稀为贵嘛,要是一封平常的信,谁也不会去多看两眼。
这封信肯定经历过很多周折,传到我这里,信封的四个角儿都有些磨破了,幸好的是封口没有被开启的迹象,我们英语老师还算是比较开明的,不想有些老师一样,私自开启学生的信件。
“谢谢了,课代表大人。”我笑了笑,对李春芳说道。我并没有必要增加关系不好的同学,《中学生守则》上不是说了吗?同学之间要团结。
李春芳问道:“这封信是从英国来的?”信封上英国这个单词大家应该都是认识的,她现在只是想让我确认一下。
“是的。”我点了点头。
“英国?”听到我们的话,我的同桌一下子“醒”了过来,他一把抢过信封,仔细看了起来,以高中生的英语水平,信封上的英语词汇他应该认识不少。
“你,你在外国有亲戚?”李春芳马上联想了很多东西。
“没有。”我摇头摇头,司马成才并没有拆开信封,这让我放心了不少,虽然我并不知道信里写了什么东西,可是谁也不喜欢自己的信件被被人拆开看过。
“我们只是笔友,一个多月前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消息,说的是一个英国小朋友想在中国交一个笔友,我试了试,没想到真的有回信了。”我解释道。
后面的几个同学似乎都在注意我说的话。
“怪不得呢,你英语水平真高,已经能和外国人通信了。”李春芳羡慕道。
“也没什么,就用几个英语单词而已,你也可以试试,我觉得这样可以提高点我们的英语水平。”我用一个简单的理由掩饰了自己的目的。
我的第一封信并没有说什么,介绍了点自己的情况,顺便说说中国的风光是如何的美好,人情是如何的淳朴,最后祝愿我们两个好好交流,我学点英语,你学点汉语。
我对笔友的回复,并没有太大的信心,毕竟中国那么大,可能去信给他的人很多,他也不一定选中我,只是那样的话,我的邮费,好几块钱,可是成了泡影。
外国信件几经转手,被大家看稀奇过了,最后回到了我手里。
这时候我才注意到,我去的信是给一个叫约翰的男孩,现在在信下角署名的却是一个女性的名字——玛丽。
打开了信封,里面的信是人手工写的,这让我松了一口气,要是这是几张打印出来的信纸的话,我的笔友计划,算是没指望了。
玛丽的字迹很清秀,她写的也很简洁,我也能看明白她的意思,中式英语和地道的英语果然不太一样,很让我有些不适应。(此处只是想讽刺我们的英语教育模式,大家不要多想。)
玛丽,十六岁,曼彻斯特人,是约翰的同学,约翰已经找到了一个中国笔友,他把剩下的信件分给了他的同学,玛丽分到了一封,看了我的信件之后,她给我回了信。
信上基本上没什么内容,我扫上几眼,就完结了这两张纸的任务,我倒不觉得和外国人通信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毕竟人家的是经常说的,用的,而我们学英语的目的,却是为了应付考试。
我只是想在那边找一个诚实可靠的朋友罢了,将自己脑袋中的一些记忆换成财富,是我的目的,欧洲的国家赌博业发达,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都能去赌,我知道了一些事情的结果,如果历史没有没有太大的变动,利用这些资讯去赚外国人的钱,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