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申从齐国回来将情况向赵鞅汇报之后,赵鞅长长的舒一口气,他知道该他出手的时候到了,齐景公一死中原大地上敢与晋国争霸的人没有了。这时阳虎来到赵府大厅。
阳虎:“主公是不是在想该我们出手了。”
赵鞅看了看阳虎心里暗暗在想,虽然大家都很讨厌阳虎此人,但他最能理解自己的心事,于是赵鞅朝着阳虎点了点头,算是认可。
阳虎:“这么说主公就是为如何称霸发愁了。”
赵鞅又点点头。
阳虎又进一步说道:“主公,在下在想齐景公已经死了,反晋联盟是不是该解散了。”阳虎就是这样遇事往往能够一针见血,一语中的。赵鞅如梦初醒,就是当年齐景公拉起来反对自己的反晋联盟是该解散了。
赵鞅:“依你的意思我们该出兵对付反晋联盟的这些国家?”
“不,不,不,没有了齐景公这些国家就像无头的苍蝇,主公只需派遣使者前往这些国家,让他们离开齐国跟晋国结盟,如果他们同意那就好说,一旦不同意我们再出兵干预不迟。”阳虎说道。
赵鞅:“嗯,这样最好,那你以为先从哪个国家下手为好。”
阳虎:“宋国,反晋联盟中除了齐国就数宋国强大,如果宋国归顺了我们,其他国家就不在话下了。”
赵鞅:“不错,现在齐国正在大丧期间肯定无暇顾及,这正是我们破坏他们联盟的最好时机。我看就不用等了明日就派人前往宋国,迫使他退出反晋联盟。那就麻烦你前往宋国一趟。”
阳虎:“主公是否可以派无恤太子为正使,在下担任副使就可以了。无恤太子也该历练历练了。我听说上次智申出使齐国的时候可是带着儿子智瑶的!”
对于阳虎的建议,赵鞅自然欣喜,必定这可是锻炼赵无恤的一个绝好机会,就顺口说道:“那就依你之见,派无恤为正使,你协助他。”随后赵无恤与阳虎拟好盟书请赵鞅过目,待一切准备好之后,赵无恤、阳虎即刻启程,五日后到达宋国。
宋国都城商丘。
宋国国君宋景公在大殿接见晋国使臣赵无恤、阳虎。
赵无恤、阳虎:“晋国使臣赵无恤、阳虎见过宋国国君。”
宋景公:“不知贵使前来宋国所为何事?”
赵无恤:“为晋国、宋国结盟而来。”随后赵无恤递上盟书,宋景公接过盟书看了看吗,说道:“贵使先回驿馆歇息,三日后我们将答复贵使。”
阳虎:“还请国君和诸位大人认真商议,这样的机会不可多得。”阳虎这阴阳怪气的话令宋国君臣很不是滋味,这其中的话,大家自然是心知肚明。
等晋国的两位使臣走后,宋国的朝堂上一下子热闹了。大臣们的矛头纷纷对准了阳虎。
“你们看看阳虎那神气的样子,真不知道他是个什么东西。”
“就是,简直就是数典忘祖,上次他在周王室的表现让天下震惊,现在竟然又敢来宋国,简直不知道什么叫丢脸。”
。。
在群臣一片骂声中,宋国宰相说话了:“我说诸位都歇歇吧,我看这事未必不是好事。”
群臣停止了谩骂安静了下来。
宰相:“各位试想一下,今天晋国能够派执政的儿子前来结盟说明了什么?”
群臣:“能说明什么?”
宰相:“这就说明了晋国真心想与我们结盟。要知道今天的无恤太子他年有可能就是晋国的执政,他能作为使臣前来宋国,足见晋国对此事的重视。目前齐景公新丧,国内矛盾重重,至少十年内不可能与晋国对峙。如果我们继续本着紧跟齐国打击晋国的国策,将有可能招致晋国的打击,大家试想一下,一旦晋国出兵我们,谁会来帮助我们。”
宰相的话一下子让大家激烈的情绪平静下来,这可是摆在众臣面前的现实问题,一旦晋国出兵,宋国根本就不是对手,只有等死的份了。
众臣:“宰相大人的话是有道理,只是阳虎的态度令大家感到气愤。”
宰相:“阳虎的话虽说难听,但却不是没有道理。这对于我们宋国来说的确是不可多得的机会,一旦错过了可就是要与晋国为敌了。”
“他这明明是在欺侮我们宋国,哪有这么与人结盟的。”
宋景公:“既然大家的意见不统一,今日我们就议到这里,大家回去后再好好想一想,我们明日再议不迟。”
众臣走后,宋景公把宰相留了下来。从目前的史料来看,我们虽不知道当时的宰相叫什么,但是君臣二人的关系却是不一般。
《史记》中记载着这么一则故事,说是有一年宋国的‘司星’(看星相,研究天文之史吏)夜观天象,发现天相不利于国君,有国君当亡之兆,就把此事向宋景公做了汇报,宋景公听后相当忧愁。司星官子韦就建议说他可以‘作法’将灾祸转移到宰相身上。宋景公一听,立刻说:‘宰相,相当于我的手足股肱,怎能伤害他呢?还是由我来承担厄运’。司星又建议可以‘作法’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