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来人正是赵鞅。
当赵鞅从侧门走进大殿的时候,范皋夷一下子紧张了起来,难道赵鞅早就知道自己今天的行动,不然他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范皋夷:“来人啦,将赵鞅拿下。”
赵鞅哈哈一笑:“不用了,范大人,你还是往后面看看吧。”
范皋夷猛地一回头,只见自己所带的人已经被人控制在地上了,完了,彻底是完了,他发疯似的对赵鞅吼道:“赵鞅,你到底为什么要与我为敌,为什么。”
赵鞅:“范皋夷,我从来就没有与你为过敌,你本性不坏也不是范吉射一伙的,这些我都知道。原本我还打算收了范氏的封邑之后,让你继续做上卿的,毕竟在范吉射逃跑的这几年,你把范氏的封邑管理的还算不错,但是你千不该万不该走上叛乱的道路,你应该知道叛乱是要被灭族的,现在你还有什么话?”
范皋夷没有说话,只是愤怒的望着赵鞅,我叛乱了,要被灭族了,现在说这些话还有用吗?
赵鞅:“在你死之前,我想告诉你,其实我也知道,叛乱原本就不是你的主意,是梁婴父的主意吧!”
范皋夷大大的吃了一惊,赵鞅怎么会对此事了解的这么清楚,难道这是他一手导演的,引我上钩,他向发了疯的狮子一般冲向赵鞅,迅速就被侍卫抓了回来。
赵鞅:“来人啦,将范皋夷一干人等抓起来。”
范皋夷大喊到:“国君呀,赵鞅之举必定误国误君,请国君明察呀!”
将范皋夷带走之后,赵鞅对国君说道:“启禀国君,范皋夷、梁婴父之流发动叛乱已经事实清楚,臣请国君下令将二人灭族。”
国君晋定公:“准奏。”
随后赵鞅带人进入范皋夷府和士弥牟(范吉射的远房兄弟)府缉拿二府的全体人员。
当所有人都被带到院子里的时候,独独没有见到梁婴父。其实梁婴父早在范皋夷入朝的时候就跑了,我们早就说过梁婴父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他利用范皋夷对赵鞅的仇恨策划这场叛乱,但是他的心里却十分清楚叛乱成功的几率不大,一则势力相差悬殊,二则即使刺杀赵鞅成功,那韩不信等人照样会将范皋夷杀死,因为范皋夷根本就领导不住这些具有实权的人,他只是在利用范皋夷而已。在范皋夷上朝不久他就听到叛乱失败的消息,连忙就带人出城往朝歌逃去。
公元前493年冬十二月。
范皋夷、士弥牟等人在晋国都城绛都南门外被车裂。此后近一个月里,赵鞅对范氏和中行氏在晋国国内的势力给予了无情的打击,镇压屠杀追杀近万人,从此后范吉射、中行寅在晋国国内的势力被完全铲除。不得不说赵鞅这次对对二卿残余势力的清除行动,是带有极强的报复性,他在清除范吉射、中行寅的余党的同时,还将朝中与二卿有交往的大臣进行流放和屠杀,虽然引起了诸多不满,但是在晋国的朝堂上已经没有人和他进行抗衡了。
在一片屠杀之中,晋国迎来了公元前492年新年的到来。
除夕之夜,就在人们喜气洋洋迎接新年的时候,人到中年的赵鞅却在深深的思考之中。他不是一个安于享受的人,他要在自己短短的人生中发挥出巨大的光芒。历史上对赵鞅是这样下定义的:赵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战国时代赵国基业的开创者,郡县制社会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先秦法家思想的实践者,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此可见赵鞅不是一个甘于平常之人,他有着伟大的理想和抱负,在清除完国内的反对势力之后,赵鞅没有像其他霸权者一样安于现状,而是想到了改革眼下晋国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弊端,他要改革,要从根本上改变晋国。在清除二卿余党的时候他已经想好了,但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由谁来具体负责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他一直拿不定主意。
就在大家庆贺新年的时候,赵鞅一个人走出热闹的酒宴场来到庭前,晋国的冬天北风吹卷着雪花在树枝上翻滚,突然间赵鞅的眼睛湿润了,“董公呀!你若在世,我今日怎么会如此忧愁。”那一年董安于自杀的时候也是一个冬天,他的鲜血染红了庭前的梅花。“年年梅花开,董公却不在。”
就在赵鞅伤感之际,却听见有人说道:“父亲大人,您又在想董公了?”
赵鞅转身看到赵无恤和韩俪夫妻俩已经站在自己身后,说道:“哦。是无恤呀!我们今天在这里吃吃喝喝庆祝新年,董公却已不在人间,我怎么能不想。”
韩俪:“父亲大人,外面寒冷,还是到屋里歇息吧!”
见儿媳如此善解人意,赵鞅露出一丝笑意,跟着二人回到大厅,大厅里太子赵伯鲁正在和赵罗等人在一起喝酒,看到赵鞅等人进来,便跑过来敬酒。
赵鞅端起酒杯与家人一一敬酒之后,回到书房,他想一个人静下来好好想一想开年之后的改革。看到父亲又一次离开宴会大厅,赵无恤感到父亲真的有什么心事,于是就跟着来到父亲的书房,只见赵鞅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椅子上望着刚刚走进来的赵无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