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小飞破明> 第四十二章 再访苦力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二章 再访苦力坊(1 / 3)

张飞和王二虎乔装打扮,离开了女护堂,二人无敢再在城里呆着,就悄悄出了西城门,不长时间就到了苦力坊,这个地方两人都不陌生,王二虎曾经大闹苦力坊,把王毛子撵的跳墙逃窜,后来因为开粥场并帮着苦力们找工作,被此地人称作王菩萨,在这一带人气,可谓如日中天,张飞也不含糊,只是名声不显。

上次为了刺探王毛子,飞哥曾经夜探苦力坊,对这一带印象深刻,现在时隔几个月,这里变化还不小,虽然依旧拥挤不堪,但是东西一条大路却让了出来,路两旁还各盖了一排简易的房子,房子外面加了棚子,这几百间简易房子全部都是门面,都是做小买卖的,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这里已经俨然变成了集市。

两人没走几路,就听见有人高喊“少爷,少爷”,紧接着从旁边慌慌张张跑出来一个小伙子,张飞定睛一看,这人还真认识,正是聚福祥的小伙计陈小二,这小伙聪明伶俐,手脚勤快,头脑灵活,曾是聚福祥一楼的大堂经理,很受张飞重视。

好长时间没见,张飞也挺高兴,几人胡聊了几句,陈小二忙把张飞、王二虎拉到不远处的一个简易房内,这简易房地方不小,前面是小吃店,旁边是粥棚,里面竟然还有个套间,俨然是几个卧室隔间,进了里面,让张飞不由的想起了自己柏色镇大庙的蜂巢老家。

陈小二客气的把张飞、王二虎让进最里面的套间,虽然比较拥挤,但是好在比外面清静,套间内是几排的通铺,两人遂一屁股坐到床铺子上休息,小二又是拿馒头,又是倒水,跑前跑后,还不好意思道:“准备不足,少爷将就一下,这里条件差了点,让你见笑了”,张飞两人毫不见外,是又吃又喝,一点也不客气。

喝了一碗水,啃个半个杂面馒头,张飞对陈小二一乐,道:“这里挺好的,比我原来住的还宽敞、热闹,我俩现在是没娘孩,被人追的连府城都不敢呆了,比你混的还惨呢!”。

陈小二道:“那感情好,平时我们请也请不来两位,这下好了,我已经让人给小鸟哥捎信,您俩位爷就安心在这住下,这里人多、热闹、人实在,少爷住这里绝对舒坦”。

几人说了几句客套客,张飞忙扫听陈小二怎么到苦力坊了,细一询问才知,人家是被提拔重用了,原来自从王毛子倒台后,这里就成了集团的天下,随着集团财力的增强,对苦力坊的支持力度也大了不少。

特别是斧头武馆分站的设立,这一块成了自家天下,当然不能吝惜,这东西大道,几里长的门面都是集团的杰作,肖天韧秘书长的大手笔,这里位置很好,来往的客商也多,做小买卖非常合适,于是这里便成了西关集市。

这里的小吃、客栈、小买卖、公益粥棚、诊所都离不开集团的支持,陈小二就是因为能力出众,被集团派到苦力坊担任西关大街的街长,这里的百个小买卖都归陈小二管理,别看年龄小,那也是实权人物,和朱小鸟站长是平起平坐的。

陈小二这么有出息,张飞和王二虎也高兴,三人正说的热闹,朱小鸟满脸春风的闯了进来,这朱小鸟不仅头脑灵活,能力出众而且人还细心、谨慎,是朱大寿手下的得力干将,上次对付程老虎,无论是设伏还是收降田一飞,其都是功不可没,他和张飞也是英雄惜英雄,此次张飞跑到了他的地盘,他当然不敢怠慢。

几人见面亲热异常,又是一番寒暄,因为屋内狭小,几人立刻出门嫌逛,顺便品品西关的风味小吃,说起这小吃,张飞也是功劳不小,这家伙别的本领没有,吃的本领绝对不含糊。从柏色镇降世他就开始捉摸,在聚福祥客栈他又牛刀小试,在古墓无聊时他便开始认真总结自己前世留有印象的风味小吃。

富人有富人的吃法,穷人有穷人的吃法,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智慧的劳动人民照样总结出了许多新鲜吃法,劳动人民的历史很大程度是生存的历史,换种说法便是追求吃的历史,所以吃文化一直深入中国人的骨髓。

张飞作为有志青年自然对吃文化很有体会,不然他也不会为了吃一顿西红柿炒鸡蛋而与车亲密相撞,意外飞到这里,不管怎样,经过其系统整理竟然搞了一个小吃大全,几百万字,上面系统的记录了各种小吃的配料和简单做法,种类不下千种,不过因为有些东西,例如辣椒、土豆、玉米、花生现在还没在北方出现,导致大全中的一些小吃仍停留在想象阶段。

既便如此,简易适用的小吃,仍然不少,什么肉丸、凉粉、油茶、胡辣汤、浆面条、拉面、烩面、卤面、饸络面、手擀面、疙瘩面、糊涂面、猪蹄、驴肉、下水、煎饼、灌饼、手撕饼、葱油饼、面窝窝、水煎包、油条、豆汁、豆腐等等,光豆腐、鸡蛋,张飞就可以想出几十种吃法,小吃大全可谓种类繁多,内容旁杂。

为了将吃文化进行到底,集团专门在苦力坊分站办了个培训班,给好学者提供技术服务和无息小成本创业资金,不少人学了技术就在苦力坊西关大街做起了生意,也有不少人学了手艺,借了钱,跑去周边县城或交通要道做起了小买卖,总之,集团对于创业的扶持是卓有成效的。

几个人品尝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