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之夜,紫金之巅。一剑西来,天外飞仙。
这一句仿佛是在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江湖,整个武林蠢蠢欲动了起来,
西门吹雪和叶孤城。三百年中,武林中最负盛名的两位剑客,就要在紫金山决斗,这一战不但势必轰动天下,也必将永垂不朽,谁肯错过?
然而江湖中又开始流传,这两位绝世剑客约战的地点其实不是紫金山,而是紫禁城。
他们约战的时间也已经逼近了,不是十四,不是十六,是正月十五。
这个消息据说最早是从青衣楼里流传出来的,这是一个神秘的组织,有很多神秘的秘密,但他们从来没有卖过假消息,于是很多武林人向京城蜂拥而来。
已是大年三十,京城里热闹非凡,处处张灯结彩,舞龙耍狮,更有满城的江湖人士,有些本就是无家的浪子,有些拼着过年不着家也要一睹西门吹雪和叶孤城的决战,纷纷涌进了京城。
说起来,唯有禁宫里显得平静许多。
小皇帝少年登基,前几年娶了个皇后,并未纳妃,后宫里本来冷清。今晚宴上奉着太后看了些热闹的歌舞,也就散了。他推拒了皇后的委婉邀请,一个人待在寝殿里说要守夜。
没什么特殊的麻烦事,很单纯的,年轻的皇帝就是觉得,没什么好开心的。
古时帝王自称‘孤、寡’,或许除了自谦之意外,还有一份自怜的味道在其中吧,茫茫天下无数同类,却没有一个同伴。孤、寡之人,是不是都不喜欢过年。皇帝一边胡思乱想,一边用手去抓案上的奏章。一抓抓了隔空,才想起昨天已经封了笔,外廷不会再送奏章进来了。
皇帝懒懒的问道:“老王,徐将军送奏章回来没有。”
贴身服侍陛下的太监姓王,生得肥头大耳,年纪并不小,五六十的样子,他是太子幼时就跟在身边的,伴着和太子长大的,太子做了皇帝,他也一步登天。
听到询问王安轻声应道:“回陛下,这是外廷的事,奴才哪里知道?要不奴才帮陛下去问问。”
不用了,皇帝趴在龙案上,又问道:“那私信呢,私信有没有?”
王安弓着身子应道:好像没听说有。
“他吃了雄心豹子胆了是不是!”皇帝突然拍案而起,站了一会儿,又气恼的坐下来,“他领兵出去半年了,除了几份干巴巴的奏章,只言片语都没有,他有那么忙吗?”
王安轻声安慰皇帝道:“徐将军在打仗了,等他打完了自然就会回来见陛下的。”
皇帝有些丧气的说:“可他上次说他一点都不想回来,他根本不想见我。”
王安也跟着叹气。
这时,殿外传来了一阵清脆的脚步声,有人笑道:“哦?谁不想见陛下,陛下派几个大内高手将他捉回来。”
皇帝听了这声音,怔了怔,气恼道:“连你也来看朕的笑话。”
那人笑道:“我哪里敢,我每年这时候都会来京一次,紧赶慢赶来看你,还要受你冤枉。”
皇帝叹了一口气,说道:“你来看我有什么用,我不稀罕看见你,好看的小说:。”
叶孤鸿施施然漫步进大殿,微笑道:“既然陛下不想见我,那我可走了。”他说完,却完全没有走的意思,反而从袖中摸出了一封信来。
皇帝望去,顿时眼睛一亮,忽的从龙椅上扑下来,就要抢那封信。皇帝的身手说来也不算坏,对付寻常两三个大汉倒是够了,可叶孤鸿就算站着不动,手快得他也追不上。
“陛下这是做什么,一国之君,要注意仪态。”孤鸿微笑道。“王安,还不快过来扶着你主子。”王安忙应声跑过来。
“你把信给我,我跟你换。”皇帝沉声道。他手里还不停的追着那封信,还不忘给王安使了个眼色,让他帮着抢。
“换什么?”叶孤鸿问道。
“换一国之君。”皇帝答得干脆。
叶孤鸿吸了一口气,忙说道:“什么傻话。”
皇帝突然停了下来,一张挺秀气的脸上突然挂上了热情的笑容。“小皇叔,你怎么来了,来来来,请上座。”他拉着叶孤鸿就往龙椅上按。“老王,快去给小皇叔沏茶。”
“哦哦。”王安跟在后面跑得直喘气。
叶孤鸿忙一闪身,生拍挨着那龙椅,紧忙将那信丢到案上,说道:怕了你了,给你给你。
皇帝得了信,也不管叶孤鸿了,自顾自在龙椅上寻了个舒服的坐姿,乐滋滋地看起信来。
叶孤鸿叹息着摇了摇头,接过王安递过来的茶水,慢慢儿品了一口。
皇帝看完了信,又坐在龙椅上傻乐了一番,突然站起来,中气十足地说:“老王,拜岁开始了没有,我们去看焰火。”子时到来,宫中拜岁会有盛大仪式,届时将有焰火冲天灿烂天角,洪钟长鸣震彻全城,本是很热闹的仪式。
王安苦着脸说:“陛下,上次您说军费紧张,拜岁太浪费银钱,又吵着他太后休息,让奴才不要准备了。”分明是陛下您自己太烦嫌吵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