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典抱起男婴,爬到公孙氏的尸体旁,痛不欲生的哭泣说:“酋长,少典给你生下一个儿子,临死也没能见孩子一面,你死得好惨哪。”
应龙说:“你不要太过悲伤,还是带好孩子要紧,这孩子会给你们部落带来吉祥的。”
听到应龙的话,少典停止了哭泣。擦了擦眼泪说:“请神龙给孩子起个名字好吗?”
应龙沉默了一会儿,想让这孩子永远的记住它。对少典说:“这孩子叫姬吗?”
少典领悟了一下名字的意思:“叫公孙姬?真是好名字,让孩子记住公孙氏是被猛虎伤害的,是神龙救了我们母子的命。”
应龙慌忙说:“不、不、不是神龙,是应龙。让你的儿子记住应龙就是了。”
少典说:“我会让孩子记住应龙的名字的。”
应龙这才放心来,离开了坯闾巷,离开了古水河,驾起祥云往北飞去。
公孙姬天姿聪明特有灵性,不几天就会喊少典娘亲了。人们在议论事情的时候,他总是闪着有神的大眼睛,静静的听,很少发表言语。当决策的时候,一句话说得人们心服口服.人们称姬为神童。
一天,有位老婆婆从古水河里舀满了一罐水,吃力的提上了河岸。不小心被一块土坷拉拌倒,摔碎了陶罐水也撒得净光。公孙姬慌忙赶过去,吃力的把老婆婆扶起来说:“老奶奶上了年纪,自己要小心点,别摔坏了身子。”
婆婆叹息说:“我已是该死的人了,活一天也算是赚一天。部落的人们都狩猎去了,谁还有时间照顾我这老婆婆。”
公孙姬听婆婆的话,心里感到热乎乎的。他深思到,人都有老的时候,人们辛苦了一辈子,到老的时候就该这样遭罪吗?
晚上,公孙姬翻来覆去的醒不着,少典摧促说:“快睡觉吧孩子。”
公孙姬说:“娘亲,我睡不着。”
少典笑了说:“小小孩子,有什么睡不着的呢?”
公孙姬把白天看到的事情,给少典讲叙了一遍。少典叹了口气说:“是呀,填饱肚子是天下生命生存的本能,人也不例外。若是待在家里只顾得照顾老人,不出去狩猎,都会等着饿死。现在的猎物越来越少了,需要跑到很远的地方狩猎,有时候需要好多天才能回来。部落的人们狩猎回来,能给老人们留点充足的食物已经是不错的了。”
听着少典的话,公孙姬泛着眼睛,觉得有些道理,点了点头闭上眼睛。
第二天,公孙姬早早起来,找了一块砺石,骑在一棵硬圆木上,双手握着砺石吃力的锯了起来。人们围过来问道:“姬,你在做什么呢?”
公孙姬说:“我想割断这圆木,制造一辆车,帮助老奶奶拉水用。”
人们笑了说:“傻孩子,这么粗的圆木你什么时候能割断呢?”
公孙姬坚定而又认真的说:“不管用多长时间,我一定要割断这圆木。”
一天过去了,圆木没有断,他的两只小手却磨出了许多的血泡。少典扶摸着公孙姬的手心痛地说:“疼吗,孩子?”
公孙姬摇了摇头说:“不疼。”
少典说:“算了吧孩子,你这又是何苦呢?”
公孙姬笑着说:“没事的娘亲,我就是想为咱们部落做一点我能做的事情。”
二天、三天…,公孙姬终于锯断了圆木,制做了一个圆木轱辘。他把那木轱辘,安装在一根两股叉的木棍上。
公孙姬的独木车制造成了。又来到了古水河边,看见婆婆到河里舀水,高兴的拉着轱辘车跑过去说:“老奶奶,你把陶罐放下,让我来帮你来运水吧。”
婆婆笑了说:“你一个小孩子怎能提得动水呢?”
公孙姬拉着婆婆的手说:“能的,能的,你把陶罐丢在地上就是了。”
婆婆小心的把陶罐放在地上,公孙姬把独木车的车杆****陶罐的提绳圈内。他抬起车杆,不费力气的提起了水罐,把独木车拉上河岸,一口气拉到了婆婆居住的地方。婆婆高兴的说:“谢谢你姬。”
公孙姬说:“老奶奶,这辆车就送给你了。以后,到古水河里舀水就方便多了。”
人们狩猎回来了,公孙姬和部落的孩子们一起迎上去,帮助他们抬着猎物。公孙姬问头领说:“叔叔,你们累吗?”
头领说:“怎能不累呢?不过,我们已经习惯了。”
公孙姬说:“你们为什么不想出一个不累的办法呢?不管走多么远的路子,带着猎物回来不会感觉着累。”
人们听到公孙姬的话一下子都笑了起来,“人祖伏羲和女娲娘娘没有传授我们那样的本领。”
公孙姬见人们有点嗤笑他,心里特别不是个滋味。他争辩说:“是的,人祖没有传授我们那样的本领。但是,人祖给了我们智慧,用人祖给予我们的智慧,就不能创造出省力不累的方法吗?”
人们又是一阵大笑。头领叔叔劝公孙姬说:“好孩子,异想天开的事情不要在多想了,人们会嗤笑你的。”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