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教父三国> 第一百二十章 马腾勤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章 马腾勤王(1 / 2)

话说两头。在长安城内。这李榷郭汜二人杀了王允。却走了吕布。李榷对郭汜说道。“此番杀入长安。乃是为给董卓相爷报仇的。走了吕布。如何是好。不如我等追上前去。亲手剐了这厮。”。

郭汜却以为不妥。“吕布神勇。虽是败寇之将。依旧锐不可当。凭借你我二人之力。恐怕近不了其身啊。”。

好虎架不住群狼的道理。李榷是懂的。所以他才想要去击杀吕布。但是转念一想。便打消了主意。吕布的本事他是知道的。同在西北军营之中。自然了如指掌。至于吕布的长安败局。实在是人力不可逆天之举。

李榷郭汜二人。转瞬便控制了长安城。随即杀意便起。欲弑杀献帝。张济和樊稠谏道。“不可杀献帝。今日若杀之。恐众人不服。不如仍旧奉之为主。赚得诸侯入关。先去其羽翼。然后杀之。则天下大业可图也。”。

李榷郭汜二人以为其言有理。按住腰间佩剑。并未发难。

其实这李郭二人。名意上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杀入长安。实则乃是为了自保而已。吕布杀戮甚重。这两人恐怕吕布斩草除根。便疯狂逃窜。准备逃回西北之地。但是在路上遇见了贾诩。贾诩的一番厉害陈词。倒是打动了这两个莽汉。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而自从破了长安城。赶跑了吕布之后。这两人的心思便也活泛了起來。李榷更是寻思道。“董卓相爷沒有做到的事情。也许会在我的手里完成。”。

李榷想要自立为帝。所以先要杀了献帝。但是听闻张济、樊稠的建议之后。也觉得有理。便把他按捺不住的心情有给按了回去。

当时。李榷郭汜并着张济樊稠四人。进得皇宫之内。拜见献帝。

献帝立在宫苑之内的一座城楼上。见得这西北军在长安城内大肆烧杀抢掠。惶恐不已。尤其见得王允身亡。这心便已经凉了一大半。董卓新死。献帝以为终于可以脱离苦海。重振汉室了。却沒想到这温侯吕布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好在有司徒王允大人在左右周旋。这献帝方才有一丝脱离牢笼的感觉。未及好日子过上几天。这吕布王允便又如过眼云烟。转瞬即散。老虎一走。便有狼群冲了过來。这献帝哪能不惶恐呢。

“尔等何人。闯入皇宫内苑。意欲何为。”。献帝站立在一个城楼之上。左右只有一个小太监立在身旁。想必其余之人。早都作鸟兽散状了。

李榷郭汜张济樊稠四人。在城楼下施礼道。“我等董卓旧臣。兵犯长安乃是为董卓报仇而來。吕布宵小。王允老贼。尽皆是可恨之人。暗中耍了些手段。结果了我家大人的性命。此仇不可不报。所以方才有此一役。献帝勿要惊恐。我等并非逆贼。”。

献帝登基时候只有七八岁。在董卓yin威之下。做了两三年的糊涂皇帝。现在已经有十一二岁的年纪了。虽小却也精明。听闻此言。便说道。“尔等既然为董卓报仇而來。吕布已走。王允已死。却缘何还在此处。还不速速退兵。”。

李榷郭汜说道。“董卓相国鞠躬尽瘁。力主扶献帝登位。如此劳苦功高之人。却被逆贼杀害。实在是有违天理。今番相国身死。献帝难道不应该给个谥号。”。

刀口架在脖子上。这献帝此刻也算明白了。此时的情景是由不得自己了。“依你之看。应该给什么谥号合适。”。

李榷郭汜在城楼之下。喊道。“武烈二字可好。武烈西北王。”。

献帝大怒。这武烈二字乃是皇帝的谥号。‘武’为勇武。‘烈’为昭烈。如此谥号。还要给董卓封为西北王。简直荒缪。献帝想要反驳。却见到皇宫之外兵马无数。心中胆颤。只好勉为其难。“如此也好。董卓功劳甚大。当得起‘武烈西北王’。准奏。”。

城下四人得到了献帝的允诺。却还未起身。献帝又问。“尔等还有何事。”。

李榷郭汜说道。“臣等有功于王室。未蒙赐爵。不敢退却。”。

献帝曰。“卿等意欲讨要何种分封。何种名爵。”。

李榷郭汜张济樊稠四人各自写下想要的官职。传递给献帝。勒要如此官品。献帝只得从之。封李榷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假节钺。郭汜为后将军假节钺。二人同秉朝政;封张济为骠骑将军。樊稠为右将军。其余各等人物。尽皆为校尉之职。

这李榷郭汜二人。都有假节钺之职。所谓‘节钺’便是古时候的兵符。而假节钺便是可以统领全国军队。其实也是一个虚职。天下兵马谁还会听从献帝呢。更谈不上假节钺了。所以这李榷郭汜二人除了自己带的西北军。谁也调用不了。

分封事毕。城楼下四人谢恩称谢。不复入内。

献帝见这四人可算是走掉了。方才擦掉脑门上的冷汗。

李榷郭汜数人出得皇宫之内。调谴军队。完全占据了长安城中之所。一切事宜都掌握在李郭二人手中。俨然就是董卓第二。

在郿坞之内。李榷郭汜派人去寻找董卓的尸身。只找到了些零碎皮骨。又命人以香木雕刻成形体。七拼八凑。安排得当。算是把董卓的身子拼出了个大概。然后挑选吉日。大设祭祀。受封“武烈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