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铁血抗日> 第331章 搞定55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1章 搞定55军(1 / 4)

日本人终于认识到他们无法在短期之内让蒋介石选择投降,于是东京在南、北两战场取得的胜利基础上重新制订了对华的政略、战略,决定进一步加强军事力量和扶植傀儡政权,企图军、政两手并用,迫使蒋介石领导的武汉政府屈服。

由于连续作战,中国战场上的日军武器、弹药、器材供应都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短缺,东京认为只有在增设兵团、休整部队、严肃军纪之后,日军才能继续进行大规模作战。

鉴于在中国进行的这场战争很有可能演变成长期作战,近卫首相在议会上发表的施政演说中指出:为迫使中国政府屈服,以结束对华战争,必须建立国家总动员体制,也就是国家总体战体制。

日军参谋本部于2月草拟的《昭和军制建设纲要》中解释道:总体战就是“倾国家的全力遂行战争”,“毫无保留地统一部署国家的全部力量,并始终指导和动用它来贯彻战争目的。使用的手段,分为武力、经济、政治和思想四个方面,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但武力是决定性力量。”很快,日本就通过了《国家总动员法》以及《飞机制造业法》、《电力管理法》等数十个与战争有关的法令,将国内生产的物资优先用于保证军需,大量民用工厂被转变为军工厂,并且决定拨款48亿日元,作为临时军事预算。

在沦陷区内,继将“察南自治政府”、“晋北自治政府”、“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三个伪政权合并,在张家口成立“蒙疆联合委员会”之后,日本人又将“北平治安维持会”、“天津地方治安维持会”、“河南省自治政府”和“山西省临时政府”四个伪政权合并,在北平成立“中国临时政府”。据日本陆军省制订的《华中政务指导要纲》说,这样做是为了“促进武汉政权实质性的崩溃”。

为了进行长期的对华战争,日本大本营计划于1938年上半年补充中国战场上的日军作战部队消耗和缺额,并且再组建11个陆军师团,在后勤保障方面,将储备50个师团基数的武器弹药,日本国内军工生产总量将提高到120个师团基数。

“中支派遣军”和“华北方面军”虽然在南北两线均遭到了中国军队的坚决阻击,损失部分兵力。但是由于日本人已经在上海、南京和山东的尝到了甜头,再加上他们错误的判断了战争的发展趋势,认为在国际上“由于德国承认满洲国”,英国已“修订了对外政策”“国际形势大局正朝着对日本有利的方向发展”,“中国的政府正在逐渐丧失长期抗战的自信,踏上崩溃之途”。因而“中支派遣军”及“华北方面军”都没有听从日军大本营暂时“不扩大方针”。

尤其是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对东京的停战意图非常不满,坚持要将华北、华中联接起来,进行徐州作战。所有的一切都预示着日本人对徐州的新一轮进攻即将到来。

刚刚获得片刻喘息之机的第五战区又要迎来一场大战。徐州地区的几十万中国军队在李宗仁的调度下磨刀霍霍!

而此时的华毕成,却带着情报处处长陈旭娟第一时间托人给他带回来的信件和几名军官走进了曹福林的55军军部。他要和韩复渠手下的这员大将好好聊聊。

曹福林虽然很不愿意见到华毕成。但却不得不在他的军部里面做好了迎接华毕成的准备。

李长官已经在事先向曹福林透了口风,说第30集团军对曹福林的55军很感兴趣,所以曹福林现在对华毕成这位新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的光临感到有些紧张。

曹福林并没有将华毕成想拉拢他的事情告诉孙桐萱,曹福林之所以隐瞒这一切就是不想让他的这位把兄弟更加烦心。韩主席被处决之后,第三集团军的日子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好过。接任韩复渠职务的孙桐萱整天都过的提心吊胆,生怕武汉或者第五战区长官部寻到他的什么错处,趁机对第三集团军下手。如果要是让孙桐萱知道了华毕成对55军虎视眈眈的话,恐怕他又得急得不知所措。

对于华毕成的拉拢,曹福林已经做出了他的决定。俗话说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家的狗窝,曹福林就是要和孙桐萱、谷良民这些老同僚呆在一起,55军谁的大腿也不想抱。他可不希望第三集团军步川军的后尘,先被拆散,然后遭到武汉政府的分化瓦解。

和56军、12军抱成一团,远离中央军和其他派系,是曹福林和他的副军长许文耀达成的共识。

如果不是因为华毕成的职务是战区副司令,曹福林甚至都不愿意在今天这个场合露面。徐州的杂牌军将领们都知道华毕成在安庆吞掉了川军23集团军的一个师,这位红的发紫的抗日名将,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天知道若是得罪了华毕成,会给第三集团军带来什么样的麻烦?

想到这里,曹福林觉得浑身上下十分的燥热,他解开了军装上衣的几颗扣子。然后用手掌冲着怀里面扇风,旁边的55军副军长许文耀见华毕成还没到曹福林就如此的心慌意乱,赶紧走过来小声劝解:

“军座,津浦路北线大战在即,战区司令长官部已经先后给驻扎在我们55军附近的几支部队下发了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