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离家出走
一九四九年的四丶五月间,臣子在山西日报、临汾日报和太行报上看到了好多招生广告,太原、临汾、运城等地的各种学校都开始招生了。那些招生广告上,有的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的要求具有初中文化程度.或者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凡具备上述条件的农村青年都可以报名,待遇是公费。他看了这些广告后马上勾起了他继续学习深造的**,心里便动了继续上学的念头。臣子一直就爱上学,尤其是教书之后,总觉得自己的文化程度太低,需要再上学继续提高。因为家里穷,自费的学校上不起,现在有了公费学校,真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于是,他心里就想冒充一下相当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去报名上学。
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他便决定到运城去一趟,挑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去上学深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去运城上学势必就要离开板上学校,自己如果走了谁来教这些孩子?臣子心里很犯难,好几天都下不了决心。
也是凑巧,就在臣子正犯难的时候,凹里村的秦志忍到板上学校来看臣子。秦志忍和薛廷臣在匼河高小上学期间是同学,这些天在家里没事,就专程来板上看他的老同学来了。
老同学相见,都非常高兴,相互问候之后,臣子便将到运城考学的想法对秦志忍讲了。
“我知道你爱上学,这个机会的确很难得,你就去吧。” 秦志忍听了以后表示赞成。
可我现在离不开呀,板上学校只有我一个代课老师,如果自己离开了板上学校,这些孩子咋办?
“倒也是,这个地方没有公派教员,能教书的人又不多,你走了这里肯定一时半会儿没有老师,这些孩子只能放假了,。” 秦志忍也在替臣子着急。
“不如这样吧!你在家里闲着也没事,你就来这里替我教学(全学)吧。”臣子看了看秦志忍突然想出一个好主意,便对秦志忍说道。
“好吧!我来替你教,你赶快去报名吧。”臣子原本是试探一下老同学,没有想到他竟然很痛快的答应了。
“还多亏你来,要不然我还想不到呢!那你现在就不要走了,我将情况给你交代一下,明天一早就走。”臣子高兴地说道。
“不行,我还得回去一趟,必须要给家里人说一声的。”秦志忍回答道。
“也是,那你就快去快回来,我急着呢!”
“好吧!明天中午我就到。”
秦志忍本来要在这里玩几天,没想到遇到这事儿!其实他也是很愿意教书的,只不过没有条件和机会。臣子要去考学,让他来代替,他心里就很愿意,所以,回到家告知父母以后,第二天便背上行李去了板上。
秦志忍来到学校以后,臣子便打发学生把学东叫来,告诉学东自己要去考学,让秦志忍代替在这里全学。因为学东不知道秦志忍能不能教了孩子们,有点忧虑。臣子对他介绍道:“秦志忍和我是匼河高小的同学,我没有念完就离开了,他却把书念完了,比我多上了一年学,其实他比我强。”学东听了才勉强答应。
不管怎么样,总算是把板上学校的事安顿好了。学东走后,臣子将学校的一些情况向秦志忍介绍之后,便离开了学校。
回到家后,臣子上了一趟韩阳镇集,路上碰到了白坡的高根,白坡在板上村后一里多远,是个两户人家的山庄窑洞,归板上村管,他们两个很熟识。高根问道:“薛先生,你也赶集?”
“很长时间都没有去过韩阳集,想到那里转转。”臣子回答道。两个人一路相跟着到了韩阳集市。
山里面地土宽,高根家有余粮,这次是到韩阳镇粜粮食的,他背了两斗小麦去卖粮食。路远坡陡,已经走出了一身汗。臣子便替换高根背上了小麦。就这样,两个人互相换着背,不一会儿便到了集市。
在集市上,臣子遇见了在匼河上学时的同学薛金廷。薛金廷是上源头村的人。两个人在学校关系就一很好,几年没有见过面,都很高兴。臣子问道:“你现在干什么?”
“高小毕业以后也没有干什么?一直在家里闲着。你呢?”薛金廷回答道。
“这几年一直在山上边一个小村里教书。”
“你比我强,我却无事可做。今天不是星期天,你怎么还有工夫来赶集?”
“我一直都没有上好学,从报纸上看到运城、临汾、太原都在招生,那些学校不收学费,我就想去上学,便把板上学校的事交给了老同学秦志忍。”臣子说罢,便从口袋里掏出了那张已经辱的邹邹巴巴的报纸。
薛金廷接过报纸看了看,心里也动了,他想了想说道:“我也想去。”
“行呀!再好不过了!最少出门上学还有个伴。”
“这么多学校,咱们去那个学校上呢?”薛金廷问道。
“太原、临汾都太远,要花的路费多,我们家没有钱,我想到运城去上学。”
“行,咱们都到运城去,什么时候走?咱们约个时间。”
“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