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豁达人生> 父亲的影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父亲的影响(1 / 2)

007 父亲的影响

父亲去世的时候,臣子才10个月,他对父亲没有一点点印象,但是,他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却与故去的父亲有很大的关系,其他书友正在看:。除与父辈的血统有很大的关系外,和他以后对父亲的了解也密不可分。

在他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在巷里玩耍,村里几个老汉冬天闲来无事,都在巷道里晒着太阳说闲话。臣子突然听到他们说起了父亲的名子,便坐在旁边侧耳细听。

那些闲谝的老汉这一会儿扯到了智智(薛智顺的小名)。有一个叫薛绪才的老汉,是村里的一个乡村中医,说过:“智智虽然念书不多,但他心灵,爱看书,经常借我的医药书看。他看过以后,还经常向我提出一些问题,他所提的问题还很有道理,说明他能看懂这些书。要是世达能让智智再多念几年书,说不定他还能看病哩。”

有个小名叫“狗蛋”的老汉接着说:“有顺和智智还不是一娘生的亲兄弟嘛!世达叫他念书他就是不念,总喜欢在地里干活,这弟兄俩个要是能打个颠倒就好了”。

臣子家隔壁的薛种昌看到臣子在旁边坐着,便转身对他说道:“你父亲那老弟兄几个里头,就数你父亲能干哩。他心眼多、手也巧,会当厨子能做席。那时候,一到冬季,村里有红白事情的时候,都是你父亲当厨子。他会做点心、会炸馓子,还能用土办法给村里人看简单的病,在咱们村里也算是一个心灵手巧的能人哩”。

薛种昌说到这里,那些闲谝的人来劲了,你一言他一语地说开了智智:“智智的确是个好人,一到冬天他就没有闲的空,整天都在给人帮忙。村里的红白喜事一般都集中到冬天,他会做菜,不管谁家过事,都要请他帮忙做菜。智智是有求必应,东家忙完忙西家,一冬天几乎就没有闲过。”

“哎!智智的点心确实捏的好,一到腊月里,你看他忙的,整天都在给人捏点心、烤点心。”

“那家伙馓子炸的可好了!希酥脆香的,咱们村那一家没有叫他炸过馓子?”

“人都说能人是笨人的奴才,这话一点不假。一到冬天,智智可是忙死了,白天争他不到手,晚上就去请。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给人干到半夜。”

“着了他人太好了,谁叫都去,从不推辞。如果是一个鬼子熊,才不劳那个神呢!”

众人的议论让臣子倍感自豪,他觉得有这样一个父亲是他的骄傲。他一定要向父亲那样,做一个好人,做一个乡亲们喜爱的的人。

一次,臣子在家里玩耍,翻出了一个长方形的木质名章,上面竖刻着“薛克仁”三个正楷字。字的大小和杏核差不多,他便拿着名章去问母亲:“薛克仁是谁”母亲说道:“薛克仁是你父亲的大名。”“我父亲不是叫薛智顺吗?”小臣子不解地问道。

“那是他自己给自己取的大名。那个时候你还没有出世呢!当时你父亲和潼关塬上一个叫宋林生的人很要好。那个姓宋的家里是开金矿的,很有钱。有一回,他对你父亲说,你们赵村(风陵渡)是个做买卖的好地方。当地群众都把做生意叫做买卖。你父亲二十九岁的那年( 1924年 ),宋林生拿来了二百块银元给你父亲,想和你父亲合伙在赵村做买卖。当时,姓宋的提出想开一个木厂。你父亲说:“你提出开木厂这个主意好,是个好买卖,能挣钱。我很愿意干就是怕我父亲和我老大不会答应。这件事先不能让他们知道,如果他们现在知道了,肯定不让干的。这样吧!咱们先开始搞,等事情办的差不多了再给他们说,到那个时候,事情已经办成了,他们或许会答应丶会支持的”。

“宋林生一共来过咱们家里两次。第一次来是和你父亲商量做买卖开木厂的事。当时你父亲说:我现在没有钱,你的二百块银元,在木厂没有办起来之前也用不了那么多,我先拿你二十块钱花着看,不够了再说。宋林生同意你父亲的主张,留下二十块银元就走了。宋林生走后,你父亲就开始筹办开木厂的事。

那个时候,他为了朋友的嘱托,几乎每天都要跑十多里路去赵村,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木厂就筹办好了。为了开业大吉,你父亲给木厂去了一个好名子,叫“德茂林木厂”,就在那个时候,你父亲也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子叫薛克仁。”

“木厂建成之后,你父亲把你林生叔捎信叫了过来,两个人商议开业事宜,。宋林生看到你父亲把事情都办好了心里很高兴,他们两个商量好以后,就一块去见你祖父和你大伯,给他们说明了开木厂的情况。当时,你父亲提出了让家里也出上一些钱,算是两家合伙做买卖,挣了钱两家平分。你祖父听了以后坚决不答应。你祖父说:‘庄稼人就是要靠土地种庄稼过日子,做买卖就不是我们庄稼人干的事,你就不要再瞎胡闹了。’你大伯也不愿意,他的想法和你祖父不一样,他是觉得,如果你父亲出去做了买卖,家里就少了一个劳力,他的负担就重了。如果还要让家拿钱,他更不愿意了。”

“由于你爷爷和你大伯的极力反对,你父亲就无法和宋林生合伙开木厂了。宋林生当时很丧气,他想在赵村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