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由至悲转为乐观,想着“还是活着更好,只有活着,才有可能再见到她,而一旦死了,就真得不能了。更何况。既然她出现在南开图书馆里,说明定是学校中人,难说没有机会再次见面……”
几乎从不上旧图自习的我。那完后的几天,竟能在朵朵陪伴之下,日日泡在旧图之中,并故意坐于借阅室门口紧要位置,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机会,以希昨日重现。无奈那女孩恍如神龙,再难觅尊驾。
此后朵朵又生了分,分了手,互不理睬。加上希望渐变成绝望,旧图也就去的不再那么理直气壮。而不经意间听到雪妃说起她们法语课的美女外籍教师,虽表面上不饰声张,内心却早已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无法遏抑:难道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募然回头,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吗?
巨大的幻想的喜悦,接着被自己的现实的逻辑分析的凉水所浇灭,只看到此事的不可能性:那晚的红裙女子,应该可以断定还是一个女孩,虽然对白人女子阅色不多,本应无法分辨以及肯定这一点,但是考虑到西方女孩更易早熟,对此应可予以断定。可拿上法语课的外籍教师,大概肯定不会是一个女孩吧?因此其中不可能性大增。
如此想后,也就不再抱着那么热切的期望。因为已然明了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道理,幻想一下或许无伤大雅,真要沉迷其中,怕是就要真得要变成精神病患者了。
这样几经波折,最终竟至眼下心如止水,大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上境界,也便只能抱定了“得知我幸,不得我命”的宿命论调,去面对明日的“所谓伊人”了。
秋日的津城的午后,室外仍是热气蒸腾。蓝白的天,无一丝微云,骄阳如炙,斜斜的挂在背后的天空。在这城市杂乱无章的建筑中,总分不清哪里是东南西北的我,此时勉强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和此时的时段分析出,现在是从九宿出来向南面的主楼走去。过了这个时间,我又会下意识里把南变成北,把东当作西。
上午十点准时起床,因为这是宿舍开始供电,可以开始在暗黑或星际的世界里杀戮。
中午十二点关了电脑,暂时离开破旧的九宿,去最近处的同样古陋的二食吃了唯一有点胃口的鸡翅加馒头,花了大约五块大洋。尔后罕见的回宿舍睡了一个午觉。
午后一点半,随着众人起床,随手拿了一本闲书,一本笔记,便随着人流,现主楼进发。
我总怀疑,我这么冒着炎热顶着无聊去主楼是否值得,相比之下,我本可以沉浸一个下午于电脑前,不是更爽?
不过既然已经打定了主意,就不可再反悔,造就清楚优柔寡断是我最大的毛病,因此要时时努力克服之。
事前并没有通知雪妃我要去上她的课,因为既然是要“报复”,自然出其不意才好。当时说要去跟她一起学法语,不过是玩笑话,她大概不会当真,所以这个“惊喜”或者“惊悲”,我是给定了。
如此想着,死寂的心微微卷起了快意的波澜,嘴角不免也泛上笑意,同时加快了脚步,有想奔跑的冲动。残破的二食消失在身后,古朴的红砖建筑横亘在小路的两侧,这两栋三层楼分别是一宿和二宿,而其中左边的一宿就是我那知己情深的“小妾”雪妃的“深闺”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