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追随内心> 第30章 重返苹果公司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重返苹果公司 (1)(2 / 3)

前景究竟会怎样。

苹果公司的崩溃从克里斯·埃斯皮诺萨(Chris Espinosa)讲的笑话中可见一斑。克里斯于20世纪70年代末加入苹果公司,那时他正风华正茂,后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仍然待在苹果公司。笑话是这么说的,苹果公司的雇员分为4种类型,每种类型都反映出4个苹果公司领导者的个性。有的人像“艺术家”,总是激情满怀地想要与众不同,捣鼓出别出心裁的产品,这类人就像史蒂夫·乔布斯;有的“想要成为某一类人”,就好像约翰·斯卡利那样,想留在苹果公司,只因为这份工作很酷。这些人是最差劲的,因为他们对公司毫无贡献;有的人属于“事无巨细”型,这些人适合执行命令,但没有创新思维,就像迈克尔·斯平德勒;最后一种人“寻求飞黄腾达”,比如吉尔·阿梅利奥。他们也很差劲,但至少很容易就会暴露出自己的本性,而且用不上一两年,这样的人就会离开。

吉尔确实就在苹果公司待了这么久就离开了。

在来苹果公司之前,吉尔·阿梅利奥的履历就并不那么光彩,而且他自高自大尤其为人所不齿。很多观察家都认为,就是在吉尔担任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首席执行官期间,该公司的问题才开始恶化的,但是吉尔毫不在乎,他甚至还出版了一本书,吹嘘自己是如何带领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涅重生的。“他完全不够格。”路易丝·基欧回忆道。路易丝是《金融时报》的记者,多年来她一直关注着吉尔的职业生涯。“听说他就是新任命的苹果公司总裁,我感到非常震惊”。

吉尔给苹果公司制订的计划虽然有很多瑕疵,倒也非常简单。他想在麦金塔电脑上装上一种可以与微软公司Windows NT媲美的软件。Windows NT是一款价格不菲的软件,它适用于公司,可以将很多台计算机联成一个通畅的络。过去的这些年,苹果公司花费了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可以与Windows NT分庭抗礼的软件,但不知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成功,连一个可行的软性都没做出来。吉尔觉得,唯一的选择就是去购买别人的软件。

1996年11月,苹果公司与Be公司的交易已经谈得八九不离十。Be公司是苹果公司的前经理让·路易·加西尔(Jean-Louis Gassée)创办的。让·路易一直想把自己包装成“高卢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他不仅口才一流,还是科技领域的先锋人物。Be公司规模很小,生意也不太景气,但它有吉尔想要的那种软件。

然而就在感恩节前的那个周五,NeXT的一位中层一时冲动,没和任何一位上司商量就在苹果公司首席科技运营官艾伦·汉考克(Ellen Hancock)的语音信箱里留下了一则留言,建议她放弃Be公司而考虑NeXT的产品。

没想到周一艾伦就给NeXT高层打去了电话,周二,苹果公司和NeXT的代表举行了电话会议,到了周三,这群人就来到了NeXT的董事会会议室,在那里开了一天的会。因为感恩节假期,他们暂时休会,下一周才又继续开始谈判。直到周三,NeXT的一位经理才把这一情况告诉史蒂夫。

“你猜怎么着,”负责销售的副总裁说,“我们在和苹果公司谈生意。”

“苹果公司的什么人?”史蒂夫这样回应道。

史蒂夫的朋友一直都知道他渴望重返苹果公司,因为这始终是他心目中自身价值最重要的部分。几个月前,史蒂夫最忠心的手下市场经理凯伦·斯蒂尔决定在多年后重返苹果公司。此前,凯伦一路追随史蒂夫,从苹果公司创业初期一直到今天的NeXT。当凯伦告诉史蒂夫自己的决定时,史蒂夫的回答也透露了他心中的企盼,他说:“你一定会觉得自己回家了。”

史蒂夫心中始终放不下苹果公司,从另一件事上也可见一斑。有一次,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的科技俱乐部邀请他作演讲,地点就在一个学生家中。整整3个小时,他一直盘腿坐在客厅的壁炉前,耐心地回答学生们的问题。随后这家的主人,一个年轻的工商管理硕士史蒂夫·杰维森(Steve Jurvetson)拿出自己珍藏的麦金塔电脑键盘,想让这位传奇人物在上面签名。这个键盘上已经有了苹果公司另一位创始人史蒂夫·沃茨尼克(Steve Wozniak)的签名,就差史蒂夫的了。

史蒂夫同意给他签名,但条件是先把键盘上那些愚蠢、多余的键去掉,那些东西都是史蒂夫的继任者模仿微软-英特尔个人计算机的设计而添上的。史蒂夫非常看不起那一排所谓的“功能键”(比如F1)和一堆方向键,他觉得这比用鼠标直接打开菜单和图表机械、呆板多了。接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了自己的车钥匙,用它把键盘上那些看不顺眼的键一个个挖了出来。“我每挖掉一个,世界就变得美好了一点。”他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非常严肃。等好好的键盘变得面目全非,他才拿出笔签上了自己的大名。通过这种暴力行为,史蒂夫传达了这样一个信号:麦金塔电脑是他一个人的作品,而且他渴望按照自己的设想重塑这家公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