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毛泽东谋略市场应用营销制胜> 第7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与差异化市场营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与差异化市场营销(1 / 5)

)第一节 蒋介石第三次“围剿”气得口吐鲜血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

“各打各的”曾被历代兵家所乐道,但却很难实现。毛泽东却无数次上演“各打各的”的精彩战争活剧,演绎出一幕幕令人惊叹的战争奇观。毛泽东认为有了“我的”一套,就可以制约敌人的一套。你打阵地战,我打运动战;你打速决战,我打持久战;你打分进合击,我打诱敌深入;你打到这边,我打到那边;你要打,我不打;我要打,你不得不打;你打我时,打不到,摸不着;我打你时,打得准,打得狠。搞市场营销模仿和跟进就是和竞争对手硬碰硬,用毛泽东的观点就是不合算,怎么办?“各打各的”,创新营销模式采取差异化策略是明智的选择。

1931年6月,苏区上空战云密布,自恃稳操胜券的蒋介石亲自指挥30万大军,带着得意门生何应钦,带着英国、日本、德国的军事顾问,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发誓要在三个月内肃清红军,并在公开场合再三申明,放出狂话:“如不成功则成仁;如不获胜,自刎首级”。

当时的红军仅仅只有3万人,敌强我弱情况万分危急。毛泽东、朱德马上命令正在分散开展群众工作的各地红军向兴国西北的高兴圩集结,以便待机破敌。很快蒋介石就发现了红军主力行踪,立刻集中9个师的兵力,分路向兴国猛扑过来,企图消灭红军主力于赣江东岸。

毛泽东采取了“我打我的”的方针,确定了“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战法,采取和敌思想相反的方法,决定主力秘密北进,首先夺取富田、新安,然后由西向东横扫敌人后方补给线,迫敌主力回头,再乘其疲劳“打其可打者”。但国民党军两个主力师却抢先一步到达了富田。

毛泽东仍然以“我打我的”战法应对,率领主力悄然返回高兴圩,继续待机。此时,各路国民党军已将红军压缩在方圆数十里的狭小地域,形势异常严峻。毛泽东依然以走求主动,以走调战机,指挥红军主力穿越山区,神出鬼没地从两路敌军之间约20公里的空隙跳出包围圈,突然对实力较弱的国民党军第3路军发起进攻,歼灭其1个旅又一个多营。随后疾速脱离战场,奔向良村,再歼敌1个师大部。

良村战斗后,红军本想乘胜攻占龙冈,当发现国民党军已经在龙冈凭险固守,毛泽东再次改变决定,以一部兵力佯攻龙冈,造成假象,自己则率领主力继续东进,在大雨滂沱中突然对黄陂发起了猛烈进攻,又歼敌4个团。

红军三战三捷,大煞国民党军的威风。蒋介石恼羞成怒,命令各路部队迅速东进,以密集大包围态势压向红军,并下令“以东固为中心,纵横25里一律平毁,格杀无余”。红军再次陷入国民党军的包围。毛泽东再次施展了“我打我的”的战法,以红12军扮主力佯动,将国民党军主力牵向东北方向,红军主力2万余人则秘密向西疾行,又从两支国民党军部队间约10公里的间隙中跳出了合围圈,到兴国东北的白石、枫边地区隐蔽休整。国民党军在红12军后面翻山越岭,整整转了近半个月,方知红军主力在兴国,只好掉头西进。此时红军主力已经休整完毕,已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一走了之。国民党军又扑了一个空。油盐告绝,粮食困难,人困马乏,“肥的拖瘦,瘦的拖垮”,国民党军再也无法追击下去了,只好草草收兵。

毛泽东等的就是这样的机会,他立即要求红军主力展开追歼作战,连打三仗,大量歼灭了敌人,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围剿”。三个月过了,蒋介石当然不能自刎以践言,但却气得口吐鲜血,黯然返回了金陵老巢。

)第二节 智取中原成功地调动了敌人

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进行了整整一年。经过一年的战争,敌人虽然受到了很大的削弱,但是,无论在数量上或者装备上它都还占着优势。6月,国民党集中了31个旅共20万人压在陕北战场上,集中了56个旅共40万人压在山东战场上。

一时间战云密布,局势严重。毛泽东果断采取“我打我的”策略,将战略进攻的矛头指向大别山地区,而置敌人的重点进攻于不顾。完全主动跳出敌人的战略企图,另搞一套,而这一套并不是随便的一套,是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从根本目的上就是找到敌人的弱的方面,进行选择性的攻击。

大别山就是毛泽东选择的另一套的一个关节点,它雄峙于国民党首都南京与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这里又曾经是一块老革命根据地,有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广大群众,有我们的游击队坚持斗争,对于我们开展工作十分有利,而对于敌人则非常不利。

从战略形势分析,我军占据大别山,就可以东慑南京,逼武汉,扼长江,瞰中原。面对我们的进攻蒋介石必然会调动其进攻山东、陕北的部队回援,同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