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企业家的思维盛宴> 第38章 变革创新,思维从现在提速(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 变革创新,思维从现在提速(7)(1 / 3)

大凡那些能够常青发展的企业都有一种危机经营的意识,它们都不相信过往的成绩,不相信已经占有的市场地位,不相信已经积累下来的资产。它们唯一相信的是未来之路还会崎岖不平,必须“如履薄冰”地面对未来,就像IBM的总裁郭士纳先生所说的:“长期的成功只是在我们时时心怀恐惧时才可能。不要骄傲地回首过往成功的战略,而是要明察什么将导致我们未来的没落。这样我们才能集中精力于未来的挑战。”

久居太平世界的军队必定松松垮垮,没有战斗力,而面临强敌的军队反而会因为紧张而厉兵秣马,从而提高战斗力。企业家经营企业也要运用这个道理,让危机感来激发出团队的潜能,甚至在真正的危机中来锻炼队伍。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而人也不是天天走好运的。“未雨绸缪,善养天机”,一个企业,只有领导者带头与整个团队常居安思危,使得整个团队具有危机意识、忧患思维,然后苦练内功,夯实基础,才能从容面对危机,轻松应对危机,进而把企业做强、做大。

比尔·盖茨: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作为全球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的微软公司的总裁,有一句话也许能更准确地表达出盖茨心中的想法。这句话也是盖茨非常喜欢的微软公司文化中的一条内容:“每天早晨醒来,想想王安电脑,想想数字设备公司,想想康柏,它们都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大公司,而如今它们也烟消云散了。一旦被收购,你就知道它们的路已经走完了。有了这些教训,我们就应常常告诫自己——我们必须要创新,必须要突破自我。我们必须开发出那种你认为值得出门花钱购买的Windows或Office。”

盖茨历来以悲观的论调谈论微软,即使是在微软最鼎盛的时期,他也一再强调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的时间。当微软利润超过20%的时候,他强调利润可能会下降;当利润达到22%时,他还是说会下降;到了今天,他仍然说会下降。他认为这种危机意识是微软发展的原动力。微软著名的口号“不论你的产品多棒,你距离失败永远只有18个月”,正是这种危机意识的体现。

微软的危机感使得它找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那就是持续创新。事实上,盖茨一直也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是软件能发挥其效益的地方,他都会让微软顾及到。因此微软为手表开发软件,为电话开发软件,电视机、汽车上也有微软的产品。不过这些东西有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被大众接受。例如微软为有线电视络开发的软件直到最近几年开始才赢得了大量的客户,而相应的开发工作历时已超过了十年。

在盖茨的眼中,每一项新技术的发展对于微软来说都是福音。因为利用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微软可以通过研发新软件的方式快速进入这些新的领域。盖茨说:“微软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速,走到别人的前面去。”

2004年5月底,当病毒和信息安全问题一再困扰电脑用户时,微软宣布开始出售一种可由电脑制造商预装在服务器内的络安全软件,从而正式拉开了自己进入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帷幕。出于对科技进步的关注,微软从来都不缺乏市场敏感。微软从2002年初开始不断提升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在2003年收购了一家罗马尼亚软件公司的反病毒技术,从此走上了开发杀毒软件的道路。

开发杀毒软件并不是微软的强项,但盖茨更清楚地知道,技术是主导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永远是生存必不可少的手段。追逐潮流的结果就是促进企业不断设计、生产出市场需求的各种新产品。一个企业能否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成为决定该企业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的新经济时代,企业产品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不及时更新产品,就可能导致企业的灭亡。

计算机领域有一个人所共知的“摩尔定律”,它是由著名的芯片制造厂商——英特尔(Intel)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力经过长期观察后,于1965年4月19日提出的。

“摩尔定律”基本定理:

1.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

2.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倍。

3.用一美元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个月就翻两番。

“摩尔定律”所阐述的趋势一直延续至今,且仍不同寻常地准确。它印证了英特尔公司高速成长的辉煌历程,同时,也是微软公司持续常青发展的秘诀之一。

在微软发展的初期,盖茨一直是靠给大公司提供软件产品而生存。但是当时两大电脑生产商苹果公司和IBM公司也在试图研发自己的软件,试图借机摆脱微软。这两大公司的结盟,让盖茨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他把新一轮竞争的目标确定在多媒体上。“所以,我们要感到危险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