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渠道。例如,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长足发展,2004年筹集资金110亿元,比2003年增长近一倍,2005年上半年融资64亿元,2005年底更有人预言,今后几年将有1 600亿美元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上市;私募基金也暗流涌动,首创、万通、华远等都在积极运作;万科于2005年中与新加坡政府产业投资公司签约组建了合资公司;中海地产于2005年向境外发行了3亿美元债券(7年期)。E除去上述房地产投资之外,中国境内的QFII额度也在增加,可以直接进入股市炒作,在每一次股市下跌时,都会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扩大资金额度。
2007年,QFII额度就达到300亿美元,到2010年5月,中国共批准QFII共计96家,总额也有很大增加。第二个渠道就是贸易作假。中国的对外贸易企业都有买卖外汇的配额,但是配额这东西很难管得住,低报进口、高报出口就是一个热钱流入的很简单的方法;另外,通过预收货款和延迟付款等方式也可以将资金截留在国内。海关总署发布的2010年1至5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显示,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 439.9亿美元,增长48.4%。其中出口1 317.6亿美元,增长48.5%,比上月加快18.1个百分点;进口1 122.3亿美元,增长48.3%,其中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总值1 774.9亿美元,增长37.4%。在经济遭到如此巨大打击之下,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依然保持了这么迅猛的增速,不能不令人佩服。佩服之余却也有另一种担心:在欧债危机暴露之后,资金撤出欧元市场,除了进入美元市场之外,也有一部分热钱涌入了东南亚市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国家就是中国,对此应该提高警惕。想当初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欧元贬值,资本被逼逃离欧洲,进入东南亚,炒作股市、楼市造成的。
第三个渠道就是借道某些慈善捐助基金。这也是热钱流入的一个渠道,这种无偿捐助进来之后,真正用于老少边穷地区建设的没多少,只是个幌子,其中很大一块都流入了房地产之中。第四个渠道就是地下钱庄。通过地下钱庄的货币交易,流入中国。这种渠道具体有多少,几乎无法获得详细的资料,如果这些资金不存入政府控制的银行,其数据都无法知晓。第五个渠道就是外国人来中国旅游,以学习为名,进行私人投资。所以,中国的资本项目管制漏洞太多了。资本像水一样,无孔不入,这么多漏洞,自然防不胜防。投机获利向来是低买高卖,这是最根本的原则。热钱看好了人民币要升值,就要进入中国,缓慢升值带来的利润才多少,根本不值得一提,热钱进来就是要投机赚钱。热钱会不会进入生产流域呢?打死也不会,热钱就是买空卖空,投机取利,谁会跟你搞实业?热钱进入中国之后,一定会像当年在日本干的一样,推高股市和房市,爆炒之后再离开。2006年5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8,而2006~2007年,正经历了中国股市自建立之日起最大的牛市。2007年1月,股市见顶之后,在2008~2009年,又经历了房地产最大的牛市。